教育贵在时时处处( 三 )


建议:父母应多留心孩子的生活起居,留意孩子是否吃了多水的食物?是否肚子长虫了?长牙了?然后家园交接时互相通个气,以便双方及时引导孩子 。
交往焦虑 表现为孤独、少说话,或者通过捣乱引起别人的注意 。
建议:帮孩子分析原因,到底是语言发展慢,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还是有其他的心理阴影 。找出原因后对症下药,如引导孩子语言发展,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方法,分清行为对错等 。
学习焦虑 孩子通常会在活动中唠叨“我不会”,或不动手、不作声,带着祈求的眼光等待老师的帮助等 。
建议:父母应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了解孩子各种智能的表现,力求以孩子的优势智能带动其弱势智能,以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
父母影响孩子入学的适应力
每学期开学第一天,会有两类父母:
一类把孩子送进教室,帮孩子找座位、擦桌椅、整理书包,替孩子向同桌邻座打招呼,请同学关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又到老师面前,说自己的孩子胆小怕事请关照云云 。之后,老师上课了,父母还是放心不下,挤在窗外看着教室里面的孩子 。结果,往往开学几周了,孩子还是怯怯的眼神,遇到不如意的小事情也哭哭啼啼,比如铅笔断了,要找妈妈削,不接受老师、同学的帮助 。
另一类父母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就回去了 。孩子自己认准自己班的老师、教室、座位,记住厕所在哪,不会的事情就问老师 。结果,他们很快融入班级集体,学习成绩明显比其他同学高 。
建议:孩子始终要离开家庭,到陌生的地方去学习、工作、生活,所以父母要克制自己,尽早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尤其要培养孩子优秀的人格 。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远离原来的亲人、朋友、同学,孤独、寂寞,那么,快速融入陌生地就必定要靠孩子自己与人打交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是,一个自私自利,拈轻怕重,从来不肯吃亏,没有义气,吝啬小气,不肯付出的人,却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帮助 。
适应能力,应在实践中锻炼
每个人一生中所处的环境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孩子需要对新环境的水土

123 4
教育贵在时时处处
治理“两面派”小孩要巧要早



、气候、语言、饮食、人际关系、学校等适应 。然而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没有适应能力,没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会生存,依赖性很强 。调查中发现有的孩子上了小学五年级还让妈妈喂饭;有的孩子渴了不去倒水,伸着脖子说:“渴”,妈妈赶紧去给倒水……父母总想把孩子安放于保险柜之中,生活在安全圈之内,不叫孩子经风雨,不让孩子受委屈,对孩子包办过多,保护过度,照顾过分,结果使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
依赖性强的孩子现在对环境不适应,将来就很难适应社会 。众所周知,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充满了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有能力者发展 。如果我们现在不让孩子到实践中去锻炼,将来哪一位父母能代替自己的孩子去生存?去竞争?去创业?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有很多方法,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让孩子在实践中摸、爬、滚、打,长见识,学本领,增才干,提高适应能力 。古人讲“天将与之,必先苦之”,“贫溅忧戚,玉汝于成”,要让孩子成才,就要让他去吃苦,去锻炼 。
现在有些父母整天给孩子讲大道理,可就是不让孩子到实践中去锻炼,结果大道理都是空中楼阁,一遇实际问题就全都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