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贵在时时处处


教育贵在时时处处

文章插图

许多父母感叹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教孩子学这学那的时间,所以总感觉自己的宝宝比不上别人的 。可专家表示:评价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不能由专人施教决定 。如果父母们能将教育融入生活,孩子一样能飞快地进步 。
从孩子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父母的教育成果,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父母的品质、素质、情感特征等等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
品德教育,时时处处
【教育贵在时时处处】当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时,买门票,要排队,这是教育孩子守秩序 。看到门旁盛开的鲜花,可以告诉孩子花的名称,并让孩子过去闻闻香不香 。这是教育孩子学会观察,培养他对事物的注意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如果孩子想摘一朵,我们应摆摆手说:“花儿是给大家看的,摘花不对 。”来到熊猫馆,让孩子看看熊猫哪些地方像熊,他喜欢吃什么东西?见了大象,讲一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长鼻子有什么妙用 。
来到水禽湖畔,让孩子喂喂小鸭子和天鹅,教孩子数一数有多少只仙鹤 。看到有人投打小动物,问孩子他们对吗?咱们怎么办?喝过饮料的瓶子、剥下的果皮,叫孩子扔进垃圾箱……孩子在玩中就能学到不少知识,同时也接受了品德教育 。
智能开发,随时随地
在孩子学习数数时,如果父母只是机械地让孩子数1、2、3,问孩子3多还是2多?孩子可能会答不上来 。当父母的不要认为“孩子太笨,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其实,这是我们自己没掌握好教孩子的方法 。如果你拿出5块糖,一边放3块,一边放2块,让孩子说3多还是2多,孩子就会正确地回答 。重复几次,孩子对数目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每天上下楼也是教孩子数数的好时机 。同孩子一边走一边数1、2、3、4、5……此外,吃饭时让孩子数一下有几个人,看书的时候问孩子有多少本 。“教具”是随时存在的,只看会不会利用了 。
有的父母认为,教3岁以内的孩子识别方向很难 。其实,当孩子刚会配合穿衣服之时,“宝宝伸左手,宝宝蹬右脚 。”就可将左右的概念在穿衣的同时输入了孩子脑中 。那么,当过了1岁后,你问他:“宝宝,你的左手在哪儿?”他就能伸出小左手 。
孩子认识字也往往是先从兴趣开始的 。玩具上的字,让孩子知道了字原来代表事物 。那么,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诱导孩子学习认字的兴趣,孩子就能饶有兴味地学起来 。
最后,教育孩子,时间固然,但更需要父母“用心” 。因此,请牢记,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 。

精明小孩,从小培养
适应能力检验孩子的综合素质




鳄鱼似乎并不讨人喜欢,然而,鳄鱼是恐龙时代的动物,在世纪更替中,许多物种灭亡,但鳄鱼却存活了下来;“变色龙”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讲信用,但是,这种动物却能通过对环境的了解,迅速调整外观保护自己 。归根结底,鳄鱼物种不灭与变色龙的自我保护,都是一种适应能力 。

所谓适应能力,就是人根据生活环境进行自我调整,以便和环境保持平衡的能力 。
不适症的种种表现
转学不适症
晓磊的老家在农村 。两年前晓磊父母到北京打工,晓磊留在乡下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对孙子格外小心,除了上幼儿园,他们从来不敢放晓磊出去 。每天都是幼儿园、家两点一线 。晓磊也习惯了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最近,晓磊父母把晓磊接到北京读书,可是转学没过几天,晓磊就开始“闹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