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娱“大”错了?

阿里游戏打了一场翻身仗,不过这场胜利已经与阿里大文娱不相干了 。
《晚点 LatePost》报道,阿里游戏业务所属的互动娱乐事业部(灵犀互娱)将整体升级成为独立事业群,与阿里大文娱平行,高德集团董事长俞永福即将代表集团分管阿里的游戏业务,目前游戏自研业务负责人詹钟晖(花名叮当)职务也将向上调整 。
去年上线的策略手游《三国志·战略版》一度拿下了国内iOS游戏畅销榜榜首,其后也基本稳定在游戏榜前十,近半年以来,《三国志·战略版》与后期推出的策略卡牌手游《三国志幻想大陆》甚至与腾讯、网易旗下游戏竞逐iOS游戏畅销榜Top 5 。
和游戏业务的崭露头角相比,阿里大文娱这两年来不断做切割,版图越来越小 。
俞永福时代的阿里大文娱旗下业务一度包括合一集团(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等,阵容庞大 。
不过三四年,阿里文娱的各个条线不断被调整和独立,如今“大文娱”之称,已经名不副实 。2019年阿里组织架构调整的时候,UC、阿里文学、虾米音乐等并入创新业务事业群,大文娱事业群保留的业务就只剩下优酷、阿里影业、大麦、游戏 。如今游戏也被剥离 。
和创新事业群不同的是,游戏是一块有成为现金牛潜质的基石性业务 。阿里整合游戏业务初战告捷,虽然其中也有高额买量的原因——《三国志·战略版》长期占据手游推广榜首——但收购简悦后阿里游戏重新启动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研发+买量”这条道路也被验证是可行的 。
弃发行,走研发,阿里游戏发生了很明显的转向,这在业务和组织上都能看出来 。从具体业务来看,阿里“互娱”的前景与钱景都比“文娱”更加乐观 。
【阿里文娱“大”错了?】从这个角度再看:阿里游戏独立,是否意味着大文娱离出售不远了?
就此,字母榜(ID:wujicaijing)向阿里大文娱求证,对方回复“想多了” 。
虽然王兴说阿里放弃大文娱已经进入倒计时,但目前来看,尚无证据表明,阿里大文娱已经被放上货架 。

阿里文娱“大”错了?

文章插图
阿里大文娱的衰落显而易见,然而将责任归之于阿里大文娱自身,可能过于苛刻,事实上,阿里文娱的核心业务——长视频行业——整体陷入了看不到希望的泥沼之中,腾讯视频和爱奇艺行业前二谋求合并就是证明 。
在某种程度上,大文娱不断做减法,在组织架构上不断调整,更像是对过往激进路线的一种纠正 。
俞永福时代的大文娱虽大,但各个版块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比如创新事业群,放在大文娱当中就相当牵强,独立成群才是理所当然 。阿里大文娱之所以如此庞大,独立上市很可能是强烈动因——业务繁多方便做大估值 。
2017年底俞永福接受字母榜创始人马钺采访时,曾经透露过非常强烈的希望将大文娱独立上市的愿望 。但从2017年至今,阿里在组织上的目标都是“协同”而非“分立” 。自从俞永福离任,无论是杨伟东还是樊路远,都没有接过“阿里文娱董事局主席”这个头衔 。
整合大师俞永福花了两年时间,没把一盘散沙的大文娱捏合成一个拳头,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它压根就不可能捏成一个拳头 。一方面就像俞永福之前接受采访时说的,“大文娱就像是硅谷+好莱坞 。怎样平衡内容和科技,这是全球性的难题 。”另一方面,把硅谷和好莱坞捏到一起,可能本来就想错了——整合本身就是虚妄 。
反观阿里大文娱的对手,腾讯视频和爱奇艺,都没有以业务繁多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腾讯视频和腾讯互娱业务有联动而并不隶属——而是集中力量做长视频,近年来虽然行业整体不景气,但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用户数据、营收状况,都在优酷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