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急了( 三 )


唯品会自2013年11月开始,既已全面对标京东,着力把模式做重,同时扩充品类,3C、美妆、母婴、家居等无所不包 。2017年唯品会形成“电商+物流+金融”的三大业务驱动点,平台的定位也由“一家做特卖的网站”改为“全球精选,正品特卖”时尚综合类零售平台 。
在互联网领域,电商是典型的烧钱行业 。除了阿里之外,保持长期盈利的很少 。京东成立12年,今年才走向盈利,拼多多更是被戏称为一台“碎钞机” 。

唯品会急了

文章插图
物流、电商、金融三驾马车的架构也无疑让唯品会倍感吃力 。烧钱、效率和协同都是大问题,唯品会不得不于2018年7月重回特卖赛道 。
为了保持盈利,在营收减缓的情况下,唯品会一省再省,大幅削减经营费用,同时将低毛利的品类由自营转向第三方商家供应,并于去年11月放弃了自营物流公司品骏快递、转向顺丰,使得利润上升 。
同时,在售商品也是争议颇多,“假货”问题悬而未决 。而对于消费者的质疑,唯品会除了坚持正品话术,就是不满意可退货,无法解决根源问题 。
为了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和客源,唯品会近年试水新零售,但因为新冠疫情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价29亿元收购的杉杉莱奥去年贡献净收入约2.46亿元,净利润625.5万元 。
而外部市场竞争复杂多元,因为疫情短视频直播带货兴起,冲击着唯品会的低价促销模式 。有着巨大的流量势能、又有着极高用户黏性的抖音快手都在积极构建电商体系,以实现内在商业生态的闭环 。
相比之下,背靠微信和京东这两棵大树,唯品会却面临流量困境,近几年的增长趋缓,远远赶不上规模更大的京东与阿里的增长速度 。唯品会的线上拉新,从财报可见已进入瓶颈期多时 。
在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唯品会第二季度活跃用户数3880万,虽然这一规模较2019年同期的3310万增长了17%,但与阿里、拼多多和京东4亿至7亿的体量无法相提并论 。
为提高拉新和复购率,自2019年年底以来,唯品会免邮门槛已从288元调整到了88元 。本季度,更是和众多知名品牌联合推出了“6折上新”“经典款3折”等日常优惠活动,来加速商品的周转速度 。
但为了吸引用户,唯品会进行的促销优惠以及发放优惠券的举动也在使其毛利率有所下降 。
财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复购率从2019年同期的87%提高到了90%,仅为3%;毛利润却从上年同期的22.4%下降至20.5% 。
客单价调低了,用户数没上来,复购率仅略微提高 。看似止步不前的唯品会被业界质疑,虽然当下盈利,但仅靠“省钱”和“特卖”能否在竞争加剧的未来继续站稳脚跟尚不可知 。
据中信证券研报显示,电商中与唯品会形成竞争主要有三类:专业特卖电商(唯品会、聚美优品)、社交拼购电商(拼多多)、综合电商特卖频道(天猫、京东) 。
京东的秒杀、阿里的准点抢购、拼多多的拼团无疑抢走了一部分唯品会用户 。不过前者作为综合电商平台,特卖虽会冲击其主业,但不会成为主流模式,相反唯品会是清库存的重要选择,这也是京东战略入股并增持唯品会的主要原因 。
拼多多虽然以低价著称,但其主要销售的是农产品、白牌货或非一线品牌,在品牌调性、价格上与唯品会有一定的错位 。
综合来看,虽然综合型电商的特卖业务对唯品会的冲击有限,但唯品会以女性品类为主,也竞争力稍显不足 。
虽然唯品会作为特卖电商的龙头,规模优势明显 。但实际上,随着电商平台不同玩法的涌现,唯品会所受到的冲击不止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