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时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推荐阅读
???
??????????????????????????E????

幼儿德育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研究重点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 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 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幼儿品德的形成不能一次完成 , 通过活动交往 , 不断解决道德要求与个体意愿的冲突 , 使品德的形成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 , 因此 , 对幼儿德育教育要充分认识这一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规律 , 从幼儿情感教育入手 , 让幼儿首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并产生相应的情感 , 教师以情感带动幼儿 , 然后要求幼儿付诸相应的道德行为 。
其次 , 将品德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 多用正面引导 , 积极鼓励的方法 , 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 幼儿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它既是纵向延伸的 , 也是横向联系的 , 可以散见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游戏集体活动 , 吃饭 , 睡觉等无时无刻不包含德育的因素 , 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德育的机会 , 及时正确地对孩子加以引导 。
另外 , 引导幼儿形成稳定的道德意志 , 幼儿品德形成过程中 , 经常出现个体意愿 , 待业与道德要求相矛盾的环节 , 此时 , 幼儿就有可能出现认识和行为的倒退 , 这正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 , 缺乏心理稳定性造成的 , 在生活中 , 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现象 , 要团结友爱 , 可是 , 当某一件别致新颖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 , 而此玩具被另一个小朋友玩得正在兴致上时 , 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驱使他去抢玩具 , 于是争吵 , 打闹、告状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 这是儿童的自然本性 。积极道德因素和消极的情感因素同存并举 , 我们要通过教育的作用不断地使儿童身上的积极因素得以肯定并保存 , 使消极的不利因素及时否定并摒弃 。通过品种发展的否定和肯定 , 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意志 , 最终达到儿童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