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骗贷91笔!这家银行员工操作太离谱

_原题为:10年骗贷91笔!这家银行员工操作太离谱
摘要【10年骗贷91笔!这家银行员工操作太离谱】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家银行却被骗贷了90多次 。10年间,位于陕北的一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竟然连续遭遇“内鬼”骗贷91次!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家银行却被骗贷了90多次 。
10年间,位于陕北的一家县级农村商业银行,竟然连续遭遇“内鬼”骗贷91次!
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与子洲农商行的一名员工有干系——曾是子洲农商行某支行主任,累计骗贷近4300万元 。
更令人诧异的是,他的“贷款担保人”涉及残疾人士、白血病患者、重症病患者、涉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低保户等 。这些贷款,如何通过审核呢?
种种离奇的情形,由陕西省高院的一纸刑事裁定书,揭开谜底……
十年骗贷4300万
1971年出生的苏某,子洲人,高中文化,曾是子洲农信联社(子洲农商银行的前身)的职工 。
这在当时被称作“拿到银饭碗”的人,但其生活却没有就此安稳 。2006年,他担任子洲农商行旗下某支行主任,开始一些匪夷所思的操作 。
苏某一度风光十足 。别人眼中的他,在西安、榆林阔气买房,在子洲、横山、定边等地投资房产,并且搞起砖厂、租地种植农产品等多种经营性项目 。
这么多资金从何而来?
为了搞投资,他在7年时间里联系、召集多名贷款人及担保人,利用虚假申贷资料,从子洲农商行总部审批贷款1520万元 。
然而,这轰轰烈烈的投资计划不久便宣告失败,直至案发贷款也未还上 。
眼见债台高筑,苏某的办法却是——继续欺骗他人为其充当贷款人和担保人,骗取巨额贷款用于还贷和个人使用 。
从2014年6月至案发前,苏某利用其在子洲农商行工作的便利,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参与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批,骗取子洲农商银行总部贷款63笔共计3150万元 。
【10年骗贷91笔!这家银行员工操作太离谱】裁判文书披露,苏某召集的贷款人和担保人可谓鱼龙混杂 。
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苏某利用或者串通完全不具备贷款或者担保条件的人士,实施骗贷 。包括涉毒人员、残疾人士、白血病患者、重症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低保户等10人,以及多名没有偿还能力的农民 。通过彼此的互贷互保,用虚假的贷款合同,从子洲农商行骗贷16笔,共计800万元 。
苏某还利用贷款人急于获取周转资金的心理“坐收渔利” 。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苏某利用借款申请人急于贷款的心理,用虚假的贷款合同,在子洲农商银行营业部贷款9笔,共计450万元 。
上述款项发放后,其直接截留使用,并未向贷款申请人发放,而是由他操作转移到指定账户占为己有,直至案发 。
自己用款自己审批
在这起贷款诈骗案中,苏某作为农商行支行领导的身份起到了重要作用 。
粉巷财经注意到,在贷款流程中,苏某一度以第一责任人(主调查人)的身份,参与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批,隐瞒自己的用款情况,为贷款“大开绿灯” 。
此后,苏某因为下岗,失去了放贷资格,但是贷款的“雪球”却越滚越大 。
此时他仍不收手,利用其弟苏某某担任子洲农商银行某分理处主任的职务和工作便利,通过同样的手段,与苏某某共同召集、串通他人替其非法获取贷款28笔,共计1232万元 。
直至2017年7月,苏某被逮捕 。
经法院查明,苏某利用其工作便利或苏某某工作便利,在子洲农商行实际诈骗贷款共计4282万元 。其中,其利用自身工作便利诈骗贷款共计63笔,其利用苏某某工作便利诈骗贷款共计28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