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磁州窑,您了解多少?

【宋代磁州窑,您了解多少?】磁州窑装饰手法丰富多彩,最有代表性的是白底黑花釉下彩,在胚胎上用黑笔绘黑釉画 。较刻花、堆花更为自 由活泼 。笔法简练豪放,纹样则以花鸟、婴戏故事、诗词曲牌和书法为主,也曾流行过半刻半画、多彩剔花、刻花填色、戳印珍珠等装饰方法,具有剪纸贴花的装饰效果,线条稚趣,生动夸张 。白底划花也是磁州窑重要的装饰方法,还有白地剔花,纹样以牡丹、缠枝荷花、卷叶、宝相花为常见 。

宋代磁州窑,您了解多少?

文章插图
磁州系泛指以磁州窑为中 心,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省宋元时期生产化妆白瓷、彩绘瓷和化妆土剔刻花装饰瓷器的民间窑场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 。
磁州窑的釉上黑彩中有大量黑色晶体团聚在棕黑色的釉上彩中 。这种晶体主要是磁铁矿,也有少量赤铁矿 。在色调较淡的黑彩中,由于磁铁矿的聚集密度较低,所以看得更加清楚 。在磁州窑釉下黑彩中,磁铁矿主要集中在化妆土表面,釉层中看不到大量黑色磁铁矿晶体,但亦有少量磁铁矿晶体随着气泡向釉面运动而被带到釉面上,形成如同油滴釉一样的小“油滴”,在明亮光线下,采取适当的角度,用20倍的放大镜可以看到釉面上有许多银色光泽的斑点,这些斑点就是许多磁铁矿小晶体的聚集体 。
宋代磁州窑,您了解多少?

文章插图
磁州窑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 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 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是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开创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
磁州窑的装饰工艺非常丰富,一种是运用刀具在器物上进行剔、刻、划的装饰工艺,一种是用毛笔在釉下画彩,还有一种就是黑釉器和低温颜色釉器等 。在宋代,主要是黑彩绘画为常见品 。在刻、印的纹饰中,以白地黑花为多见,也有素白刻花的 。在鉴识刻、剔类器物时,要特别注意其剔露的胎体上要能见到有一些细小的裂缝不经意地散布在四处,这是一个重要特征 。此外,在刻剔的胎体上应留有刀痕,这种刀痕应是下刀干脆利落且刚劲有力的,在放大镜下,能见到在开裂的地方胎体呈肥膩状,且其中有褐色的铁质点子,这也是一个鉴识的特征 。
宋代磁州窑,您了解多少?

文章插图
在磁州窑制瓷工艺中,以白化妆技术最为著 名,即将不洁的瓷胎上挂一层白色的化妆土,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采用氧化焰一次烧制而成,成为洁白而富于质感的化妆白瓷 。磁州窑生产的化妆白瓷与我国历史上的定窑白瓷、景德镇的青白瓷、德化白瓷一道,是我国白瓷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白瓷品种 。过去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包括国内许多陶瓷产区由于缺乏优质陶瓷黏土而无法生产白色陶瓷制品,磁州窑开创的粗料细作生产白瓷的工艺技术即白化妆技术,在白瓷工艺创新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由于生产成本低与物美价廉,因此能够广泛流行于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陕西、安徽等地许多民窑窑场,并流传至日本陶瓷界 。日本是一个优质瓷土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为了生产白色陶瓷制品,就采用了磁州窑的白化妆技术 。
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最 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瓷器追求粗犷、豪放、朴实、简洁之美 。然而,“重官窑、轻民窑”、“喜精致、轻粗朴”等审美观念,淡化了磁州窑 艺术的价值,阻碍了磁州窑的推广 。对此,刘立忠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穿棉麻,吃素食,关注身心时,一定会感到朴实的器物也是一 种美,磁州窑瓷器会有更多人喜爱和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