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国家货币 战国货币图片大全( 二 )




齐刀面有“化”字而称“刀化” 。刀货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齐刀体大厚重,均有文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均有 。三字的刀币名:齐法化 。化是货的简书,法是法定,齐法化就是含义就是“齐国的法定货币” 。因为齐国的刀币体大厚重,故被钱币界称为“齐大刀”,以区别于燕、赵铸造的刀币 。地处北垂的燕国,也铸造刀币为本国货币,但形体小且轻薄 。普遍在刀身上一面铸一“明”字,一面铸地名或炉别 。故被钱币界称为燕明刀 。小形的刀币取形于狩猎先民的随身割削工具 。燕国铸造的刀币族中,还有两个特殊品种,一是尖首刀,一是针首刀 。顾名思义,尖首刀的刀首是尖的;而针首刀的刀头则更尖,几乎呈针尖状 。赵国也 铸行刀币,但赵国的刀币没有弧度,是平直的,故被钱币界称为赵直刀 。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货币 战国货币图片大全

文章插图
前些年,在杭州绍兴战国遗址附近还出土了一种类似古代兵器的小型戈, 小而轻薄,引起钱币界的关注,最后大家一致认定这是一种新发现的戈币,十分珍贵 。历史总是在进步着,布币刀币取代贝币是一种进步,但布币刀币在使用中的不便是显而易见的 。终于被后来出现的货币形态所逐渐取代 。


圜钱出现的最晚,约在战国中期以后 。所谓圜钱,就是一种圆形有孔的铜铸币 。一般认为取像于象征财富权力的玉璧 。因为它是圆形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最大的国家 。楚国有一套自行的货币体系——蚁鼻钱 。流行区域在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 。


把这种铜仿贝的货币称为蚁鼻钱,因为其中的一种(也是数量最大的),凸面有阴文“各六铢”,看上去象一只蚂蚁,趴在凸面高鼻上面,后人就称其为蚁鼻钱了 。还有一种钱的钱文,象人的面部,怪怪的表情,被称为鬼脸钱 。这都是前人典型的望文生义 。因为那种文字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即使是“各六铢”,学术界也还有不同的看法,未成定论 。其中只有“君”、“行”、“金”等字比较明确,基本没有分歧意见 。有孔的形制,比起刀币、布币更便于携带的授受,所以成为一种更加符合商品交换日益增长需要,同时也更为进步的金属铸币形式,用者称便 。


圜钱流行区域主要是三晋、秦、中原的周、齐、燕等地区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铸币的形制虽然有了变化,但原有货币单位却基本保留着 。周和三晋的圜钱,单位仍是““釿””;秦国的圜钱仍称“两”;齐、燕地区仍称“化” 。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货币 战国货币图片大全

文章插图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货币 战国货币图片大全】圜钱最初为圆形圆孔,后发展为圆形方孔 。有人说是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决定的 。我则有不同看法,如果说圆形方孔是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决定的,那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早就形成了,为什么开始的时候不铸成圆形方孔呢?我认为还是和生产工艺的改进有关 。圜钱批量铸成后,要对留有浇铸口的“毛刺”进行打磨 。打磨的方式是在穿孔中穿上一个金属的“棍子”,然后用错刀进行打磨 。圆孔的圜钱在打磨时会跟着转动,效率为之降低 。如果改为方孔,穿棍也是方的,那么“钱币”就会牢牢固定于穿棍上,工作起来效率倍增,如此而已 。我们的很多前人,在做学问时往往靠主观臆想,常常把简单的东西搞的很莫测很神秘,贻害甚多 。圜钱的出现与流行范围的不断扩大,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也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