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别和特长教育“较量”


为了孩子,别和特长教育“较量”

文章插图
周一上数学班,周二上美术班,周三上形体课,周四上象棋班,周五上钢琴班,周末上午爸爸带我去写生,下午妈妈带我去学英语 。周日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因为这天我去上游泳班……

这样形容一个学龄前儿童的生活或许有些残酷和夸张,但确实有很多孩子生活与此相差不远 。据对1500名学龄前儿童调查,有94%以上的孩子参加一二个特长教育兴趣班,有43%的孩子参加四五个特长教育兴趣班,12%的孩子一天竟然上三四个班 。有位老师曾将这种现象比做“赶场” 。

“特长”的较量——

家家孩子上“班”忙

有人说,如果在一所幼儿园里问孩子,谁的孩子没上兴趣班,恐怕一个也找不着 。家长们对孩子该不该上各种特长教育兴趣班感到很困惑 。不上吧,其他孩子都在学钢琴、学民乐、学绘画、练舞蹈、学英语……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学,万一落在别人后面怎么办?上吧,又明明看到不少孩子是被父母“逼”着学的,有这个必要吗?

5岁的彤彤在幼儿园上着四个“班”--小提琴、爵士鼓(架子鼓)、剑桥英语、美术 。这个小女孩每到双休日就像上紧了发条 。
周六要上小提琴课、美术课,周日要到少年宫学习爵士鼓、剑桥英语课,每天晚上还要至少练习2个小时当天学习的小提琴课、爵士鼓课,之后才能上床睡觉 。自从彤彤上了这些没完没了的“班”后,就失去了玩的时间 。“喜欢上这些课吗?”笔者问 。

“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要是不上这些课,好不好?”“不上课?那我干什么呀?”彤彤疑惑地问笔者 。

5岁的张炜已经有洋琴四级水平,参加过全市幼儿汇演,获得优秀表演奖 。书法参加全国1000名幼儿“海牛杯”大奖赛,获得优秀奖 。张炜的父亲自豪地告诉笔者,张炜现在学习电脑和少儿英语,自己已经能看报纸了 。笔者在和张炜父亲聊天时,张炜便乖乖地坐在他父亲身边,不动也不闹,十分文静,缺乏小男子汉的淘劲 。

家长如是说——

我比孩子累多了

公平地说,上兴趣班,孩子累,比孩子更累的是家长 。

案例一:在国有大企业机关工作的赵春光先生的儿子今年已经5岁半了,他几乎把全部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赵春光先生白天上班,晚上不是给孩子做辅导,就是带他上课 。周末要上好几门,有时上午在城东,下午在城西,骑着自行车跑,真是累啊,但是家长再累也得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赵先生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孩子多幸福,这么小就能学到这么多本事,我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虽然工作以后读了中专、大本,但总是个遗憾 。
儿子想要以后有个好前途,就得从小抓紧 。

家长心理透视:很多家长因为自己从小学的东西少,潜意识里存着很多遗憾 。现在条件好了,就想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 。这样的家长一般都吃过没有文化的苦头,恨不得跟儿女调个个儿,如果子女不好好学,那就像割他身上的肉一样难受 。
他们一般对子女要求严格,对自己的“苦难史”总是念念不忘 。

【为了孩子,别和特长教育“较量”】案例二:
五岁的娜娜上的是一所市级一级一类园,硬件、软件设施都不错,但是收费比较高 。娜娜的母亲告诉笔者,她最头疼的就是各种兴趣班的收费 。

说是自愿报名,不强求,可今天开个书法班、舞蹈班、英语班,明天开个小提琴班,后天再开个古筝班,你说不参加吧,孩子会怎么想啊 。幼儿园里的孩子大部分上各种兴趣班,个别没有上的孩子由保育员带着做自由活动,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不平等的心理压力 。说到这,娜娜的母亲苦笑着说,没办法,只好咬着牙也跟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