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鼓起自信的风帆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和重要精神支柱 , 一个人只要有了成功的信心 , 就能保持最佳状态 , 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追求的目标上 , 取得成功” 。 , 自信如此重要 , 那么什么是自信心 , 应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 就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
自信心是个体成长的动力所在 , 是激励个体不断发展自身能力 , 向着理想迈进的重要基石 。了解自信心的内涵 , 探明影响自信心的因素 , 为幼儿鼓起自信的风帆 。
【内涵:什么是自信心】
生活中 , 我们常常凭感觉判断“**充满了自信心”或者“**比较自卑” , 但到底什么是自信心 , 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 , 见表1 。
不同学者关于自信心的观点
学者Rosnebegr的观点: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确信 , 认为自信心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 。
学者Basch的观点:自信心是人对自己的感觉 , 关键在于“能力的经验” 。
学者杨丽珠的观点:自信心 , 或称自信感 , 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 , 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由此可见 ,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与价值的判断 , 是对自我肯定或否定的客观认识、判断与体验 。
【理论假设:自信心是由什么构成的】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 , 提出了关于自信心的多种内部结构假设 , 见表2 。
不同学者对自信心构成的理论假设
学者Wylle的观点:能力是掌握和控制自我及环境的感觉 , 自我接纳则是“包含个人承认自身缺点的自我尊重” 。
学者Brnadne的观点:自信心由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自敬(self-respect)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 。
学者Cleghom.P的观点:自信心是一个人在考虑真正的自我的过程中 , 即在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欣赏、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提拔中得到形成和发展的 。
学者姜立君、杨丽珠的观点:自我评价在幼儿自信心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 是自信心的力量源泉 。它指幼儿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以及对自己是否能够胜利完成某总任务所作出的推测 。如:我能自己吃饭;我可以自己穿衣服;我能学会汽车等 。
自我表现是自信心结构中的而一个重要因素 , 主要是指幼儿个体在个人能力、智慧、思想方面的自我表达 。如:幼儿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系鞋带;如果父母给予积极认可和鼓励 , 幼儿便会强化对该行为的认识 , 肯定自己的能力 , 自信心增强;反之则削弱幼儿自信心 。
独立性是指幼儿所具有的一种强烈的独立行事、独立表达、独立解决问题的心理特征 。如:幼儿学推小车时 , 即使还不能掌握好小车的方向 , 仍旧拒绝父母的帮忙 , 坚持自己一个人推小车 。
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幼儿对外界活动的积极参与上 。如:小哲对于体育累活动的积极参与性总是很高 , 每到户外活动时间 , 他总是第一个跑到运动器械区 , 帮老师帮运动器材 , 然后兴致勃勃的玩各类体育项目 。
【发展过程:自信心的发展趋势】
Yoder(1988)在耶鲁大学梅尔维尔•刘易斯著作的基础上 , 综合考虑埃里克•艾里克森关于“同一性和生命周期”观点 , 并基于她自己的观察而提出:所有儿童在他们成长过程中 , 都将面临5个自信心发展的危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