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咖啡就被“炒鱿鱼”!唯品会被判赔员工18万 到底怎么回事?

摘要【喝杯咖啡 就被“炒鱿鱼”!唯品会被判赔员工18万 到底怎么回事?】因喝了供应商赠送的星巴克咖啡,请供应商代购口罩,并将内购账号出借他人使用,唯品会员工吴某妮被单位解雇 。

喝杯咖啡就被“炒鱿鱼”!唯品会被判赔员工18万 到底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因喝了供应商赠送的星巴克咖啡,请供应商代购口罩,并将内购账号出借他人使用,唯品会员工吴某妮被单位解雇 。
员工与单位为此对簿公堂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广州市中院作出了终审判决 。上述行为是属于“正常人情往来”还是违规,判决书给出了答案 。
喝杯咖啡就被“炒鱿鱼”!唯品会被判赔员工18万 到底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喝杯咖啡就被“炒鱿鱼”!唯品会被判赔员工18万 到底怎么回事?】因“三项违规”,员工被“开了”
本案中,吴某妮于2013年9月17日入职,并与唯品会(即“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2020年4月20日离职,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1.31万元 。
对于与吴某妮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唯品会指出吴某妮存在下列违规行为:
1、收受供应商咖啡 。2019年10月和2020年2月20日,吴某妮分别收受供应商南极人杜某梅星巴克下午茶4杯,合计8杯 。违反《唯品会管理红线》第一条,即收受不正当利益 。
2、2020年2月20日,吴某妮向供应商南极人杜某梅购买口罩两盒 。
3、在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吴某妮将本人的花海仓内购账号借给公司外的人员,该等人员同时也是唯品会供应商的员工,用于购买唯品会给员工提供的内部高折扣福利商品,为特定关系人员谋利 。
唯品会认为,《唯品会管理红线》明确规定了员工严格禁止之行为,并明确任何违反管理红线的行为,不论职级、不论结果、不论业绩,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唯品会通过邮件公示、考试等方式不断的加强员工红线教育,吴某妮也参与其中 。但作为老员工的吴某妮却明知故犯,多次触犯红线 。
因此,唯品会认为公司与吴某解除劳动合同合法,不需要支付赔偿金 。
被解雇员工抗辩称并未违规
吴某妮则并不认同唯品会的说法 。
首先是咖啡的问题 。吴某妮对于8杯咖啡的数量并不认可 。她表示自己仅在不知情下接受过一次星巴克下午茶,共3杯,价值为112元 。
而根据唯品会《员工手册》等规定,仅当礼物价值高于200元时才必须上交公司 。即“唯品会允许员工接收礼物,除非礼物对作出客观公平的商业决定构成妨害,否则员工接收礼物的行为不违规 。”
其次是购买口罩的行为 。吴某妮表示已就口罩支付相应对价,并非收取他人礼品;这属于正常私人来往,与唯品会无任何关系,更未违反规定而导致其享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
最后是吴某妮将私人账户借他人使用不构成泄露公司秘密 。花海仓APP是唯品会开发的对公众开放的购物APP,任何唯品会外部人员均可注册并浏览花海仓上的商品信息;年购专场的活动能够在花海仓APP上购买,即证明唯品会已将年购商品信息主动对外公示 。
同时,吴某妮还表示,唯品会员工使用的工作软件为“唯秘”APP,其与花海仓APP之间并无关联 。自己将私人账户借他人使用,不构成利用公司资源为自己或特定关系人员谋利 。
一审法院:唯品会应赔偿18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吴某妮饮用客户快递送来的咖啡,疫情期间由客户代购两盒20片口罩,虽有不妥,但并未超出正常的人情往来范围,应予理解,不构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