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下就醒,孩子只能抱睡该咋办呢?

孩子要睡觉了 , 宝妈们终于可以放松休息一会了 , 情况突然不对 , 这个孩子要抱着才能睡的着呀!这可咋办呢?孩子要睡觉了 , 宝妈们终于可以放松休息一会了 , 情况突然不对 , 这个孩子要抱着才能睡的着呀!这可咋办呢?
抱睡为什么这么普遍?
宝宝生理不成熟、家长安抚技巧欠缺时 , 抱睡会让睡眠变得容易一些 , 不失为一个减少哭闹 , 增加睡眠量的简单办法 。
家长会依赖抱睡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抱睡虽然费体力但操作简单 , 对于外婆奶奶来说尤其如此 。
不抱就睡不长 , 为了保障娃的睡眠量 , 出于对孩子的爱自我牺牲 。
抱睡只要两个字 , 但讲破抱睡却得叨叨叨叨这么长一篇 , 难度差好多 , 也难怪抱睡这么普遍 。
宝宝依赖抱睡原因在于:
入睡时:抱睡有怀抱感和温度 , 和大人又靠得近 , 身体有角度比完全平躺要舒服 , 这些都能让宝宝们感到放松 。
睡眠中:抱睡少了“从怀中移到床上”这个步骤 , 减少了醒的几率 。
睡眠周期结束时:持续抱着时 , 一旦宝宝醒了 , 一般大人还会接着拍拍 , 甚至走动下 , 这个尝试类似接觉了 , 宝宝于是从上一个睡眠周期进入下一个了 , 自然睡眠时间也就延长了 。
从原理上 , 用背巾背着睡、汽车安全座椅里睡、推车里推着睡和抱睡类似 。
持续抱睡 , 在满3个月后比较容易破除 , 这和婴儿摆脱襁褓的时间点接近 , 但也有很多孩子抱睡的习惯持续更久 , 乃至一岁 , 这更大程度上是睡眠习惯导致的 。

一放下就醒,孩子只能抱睡该咋办呢?

文章插图
持续的抱睡如何改善?
长时间抱着 , 可能会使养育者的腰肌 , 手腕劳损 , 一些人甚至由此患上椎间盘突出、腱鞘炎 。对于独自带孩子的妈妈 , 抱睡占用的时间太多 , 也减少了休息时间 。
一旦觉得困扰 , 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改善 。
A 预先取之必先与之
破抱睡时 , 尽量白天互动多抱一抱 , 满足宝宝对拥抱的需求 , 反而可能减少睡眠中对抱的需求 。
B 注意放宝宝的技巧
可先将臀部着床 , 再将头部放床 , 不立即将手抽出 , 稳定1-2分钟再撤手 。撤手的时候 , 要提前跟宝宝打招呼 , 并结合拍、侧身、按手等辅助 。手臂处 , 垫个毛巾 , 连着毛巾一起放下 , 避免产生温度变化 , 导致警醒 , 待睡稳一点 , 再将毛巾撤离 。
C 注意放下后的安抚
陪睡的情况 ,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 , 两人均大腿和上身呈90度 , 孩子脚落在妈妈大腿面上 , 蜷曲会让宝宝觉得舒服 , 头可以暂时枕在妈妈手臂上 , 面对面时 , 也可以遮挡一些视觉刺激 。
尝试原地安抚 , 拍动、唱歌、耳语之类 , 一切能使宝宝平静方法 。等待几分钟 , 如果安抚不了 , 再抱起来 , 拍背 , 抱着走动 。
很多人正是被一次“放不下”的经历吓到 , 从此再不敢尝试 , 其实宝宝也在成长 , 一次放不下 , 可过几分钟再试 , 第一次难 , 不代表次次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