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闹情绪怎么办?不同年龄不同处理方式


宝宝闹情绪怎么办?不同年龄不同处理方式

文章插图
宝宝闹情绪怎么办?所谓闹情绪,大多表现为幼儿不配合或哭闹,心情不好,这时家长要学会理智应对,避免留下心理后遗症 。同时,还要注意处理误区 。
宝宝闹情绪怎么办
零至一岁
这个时候的宝宝情绪十分平和稳定,偶尔号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想睡觉,肚子饿或身体不适,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顾最要紧,令宝宝觉得安全,舒服 。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的情绪便不会有太大波动 。
但要注意一点,就是避免宝宝受到惊吓,例如在他身边大叫或突如其来的巨响,这会使他觉得无助,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产生恐惧的情绪 。
如果宝宝出现恐惧的情绪,父母可以通过与宝宝身体的接触,如抚摸,紧抱等动作,令宝宝感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而逐渐安静下来 。另外,这时期的宝宝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防带他外出,认识外面的事物,切勿过分地保护他,拖延他的学习进度 。
一至二岁
这时期的宝宝很容易哭闹,大发脾气,无论你怎么劝都没有用 。平息他哭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会 。
宝宝用哭闹来要胁你,最佳的对策便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比方说,吃饭时你把正在学步的宝宝放进他的高脚凳里,他可能会拗在那里,并挥动双手尖叫着 。此时,你最好先让他下来,拿些有趣好玩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 。只要把他哄得团团转,让他忘记他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这件事,之后,当你再把他放进高脚椅里,他很可能会乖乖合作 。
无论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问题,你可以发现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宝宝小的时候,注意力往往持续不久,这就是为何他们一看到有趣的东西,立刻破涕为笑的原因 。
但是,教导这个岁数的宝宝时,必须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讨你欢心的事 。
举一个例子:宝宝大都喜欢户外活动,他喜欢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去认识新鲜有趣的事物;此时,父母应该耐心地在一旁观看,不要催促他 。如果不得不打断他时,不妨在他面前来回地走,或设法吸引他的注意,他就会很快往你这边过来 。可是,宝宝很可能会抗拒父母的触摸或搂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 。管教宝宝时最好先放松后收紧 。
总括而言,管教这个年纪的宝宝并不容易 。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许(但不评论)宝宝正常的情绪宣泄,这会带给宝宝莫大的支持与安慰,例如让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让他将心爱的毛毯带在身边,给他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
二至三岁
宝宝到了两岁左右,就不需要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 。但是到了两岁半时,进入了教养的黑暗期,令父母伤透脑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年纪的宝宝都非常相像,而且简单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 。
宝宝闹情绪怎么办?孩子在闹情绪时,家长很容易出现以下的错误处理方式 。
宝宝闹情绪的错误处理方式
迁就型
当宝宝因为想要橱窗的玩具而大哭大闹,或者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便在那里满地打滚,家长受不了宝宝的这种消极情绪因而全盘满足宝宝提出的要求:“好吧,妈妈答应你,但就这一次哦!”像这种心软的做法即使能够很好地暂时堵住宝宝的嘴,但下次的情况将会变得更难收拾,因为宝宝被你宠坏了!
宝宝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自我中心,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总是无条件地满足他提出的需求,只会让宝宝更难从自我的圈子中出来 。以后遇到小挫折或者不被满足的事情,就很容易激起他极端、消极的情绪,家长除了继续迁就、妥协以外,就再无办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