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文章插图
对于30多岁正处于发展事业关键期的父母来说,尽可能待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的成长,多多少少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忙啊,忙啊,哪顾得上?于是,隔代抚养、保姆、托管,各种代养方式应运而生 。据调查,目前我国平均约3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 。孩子年龄愈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 。而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抚养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 。
但在心理专家和育儿专家看来: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像的重要得多 。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培育,对孩子也是一种更持久的幸福 。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母亲与孩子近10个月的共生生活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无比亲密,“母子连心”,这是父亲和任何看护人都无法取代的 。只有母亲能本能地觉察孩子的需要和面临的危险;只有母亲才能本能地给孩子安全感和满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尤其需要母亲不间断地关怀 。
而一岁半之后,父亲的作用又在于引导孩子独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独立安全感 。所以,不管你现在采用的是何种抚养方式,都应该更多地参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教育 。
生理发育 ——用新观念改造旧方法
由于祖父母某些育儿观念相对陈旧,科学性比较欠缺,单凭个别的,表面的经验出发,抚育上对孩子过于纵容,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健康习惯,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妈妈们则在抚育孩子上有较为科学的看法 。
看下面的观念对比: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 。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 。奶奶:孩子睡前闹,给他块糖就好了 。导致结果: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矫正版: 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抚养者可在身边陪伴 。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 。解决方案:父母尽可能参与育儿,以科学的育儿观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工作实在很忙,可以让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参加育儿培训 。
个性培养——教他做一个“小大人”
祖父母对孩子偏向于依顺和纵容,不太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看下面的对话情境,你就能从中看到日常生活中隔代抚养和父母自己带孩子对孩子性格培养的明显不同 。
隔代抚养情境:
孩子(五岁):我要喝水!
奶奶: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 。你的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 。
结果:孩子依赖性强,处处都不想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
矫正版:妈妈(或爸爸):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要倒在凉杯里过一阵子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 。
结果: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 。这样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避免自我中心 。
解决方案:父母适当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带养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情境可以设置为多个,如家庭情境、社会情境、人际互动情境等 。在情境中充分接纳孩子,赞扬孩子,从侧面给他适当建议,帮助他纠正行为中的错误,不断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交际能力——新鲜刺激下的活力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依赖于不断地与外界接触,激发其兴趣,老人在给予孩子新鲜刺激,培养孩子认识事物、探究事物上的能力有限,还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 。这样长大的孩子,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