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孩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别再让孩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文章插图
  关于青春期的男孩,很多父母会发现他们有这样的显著特点: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崇尚武力,动不动就抡拳头 。他们经常会为一些他瞅了我一看、他踩了我一脚、他弄脏了我的衣服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打得头孩血流 。
  在报纸或媒体上,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青春期男孩的“杰作”:
  某个即将参加高考的男孩,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生恕之下,拿起水果刀向同学刺去 。结果,在警察局里,他度过了高考的那几天;
  桌初中的两名男生,因为个人矛盾,双方各叫上一帮兄弟去“谈”解决方法,一句话不中听,两伙人就打了起来,血流成河
  面对这些“血淋淋”的事件,父母除了气愤,更多的是深思,为什么青春期的男孩如此热衷于武力呢?为什么青春期男孩变得如此富有攻击性呢?
  很简单,男孩的这些行为倾向与他体内分泌的大量雄性激素有直接的关系 。在雄性激素的影响之下,青春期男孩更爱冒险,更喜欢竞争,更爱挑战,更爱运动,自然他们也更容易冲动 。他们绝对不愿意安静地坐着,乖乖地学习 。
  除此之外,这还与男孩要“面子”有关系 。青春期男孩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尊心,非常看重“面子” 。在他们看来,被别人瞅了一眼、踩了一脚等行为是故意让他们出丑,伤害他们的“面子” 。如果不还以颜色的话,别人就会认为自己胆小懦弱,从而瞧不起自己 。正是受这种想法的影响,青春期男孩变得很容易冲动,且攻击性强烈,崇尚用拳头“说话一 。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还与青春期男孩较差的人际关系有关 。很多青春期男孩会这样说:“要是我和他道歉,我就会觉得自己比他矮一头,我是男人,怎么能先低头呢?”“他不老实,我就得揍他,这样他才会服我!”“他做的事情我不满意的话,那就先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事实的确如此,青春期男孩的身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 。比如:有些男孩觉得任何形式的妥协都是失败的,都会比财方矮一截,遭受他们的耻笑,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因而,他们必须要在打斗中赢得胜利,这才能证明自己的胜利;有些男孩则认为在冲突中,不管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有在冲突中获胜的那一方才能令人信服 。
  如此这般的话,男孩能不冲动吗?可见,父母一定要想方设法地阻止男孩的冲动,化解他们的暴力行为,让他们告别武力 。
  (1)在家引导孩子进行¨想象与假设一
  有个16岁的劳教男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一次青春期的冲动,我经历了血的教训,现在我长大了,但成长的代价太大了 。如果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当时一定能克制自己……”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任何人来说,事情已经发生,任何“假设”、“如果”之类的词语都是美丽的奢望 。因为时间不会倒流,世界上没有任何后悔药可以卖 。
  在男孩的青春期,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合理地引导那些冲动好胜的儿子,希望他不要踏上自我毁灭之路 。那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青春期男孩因一时头脑发热而犯错误呢?
  有一位父亲“传授”了一个妙招——通过和儿子一起“想象和假设”,让儿子明白冲动的代价 。他是这样引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