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嘀嗒顺风车被提醒式约谈 网约车平台变现路在何方

_原题为:哈啰、嘀嗒顺风车被提醒式约谈 网约车平台变现路在何方
摘要【哈啰、嘀嗒顺风车被提醒式约谈 网约车平台变现路在何方】对于网约车行业而言,顺风车的合规问题始终是一把悬顶之剑 。(中国经营报)
对于网约车行业而言,顺风车的合规问题始终是一把悬顶之剑 。
12月7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提醒指出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的“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
独立分析师林才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这次约谈叫提醒式约谈,是事前监管 。“看到互联网这块,监管的脚步已经走到预防性的阶段,所以相关部门对顺风车的理解很透彻了 。这给互联网平台提个醒,要创新也要注意公共责任,不是犯错了才觉醒 。”
在林才涛看来,顺风车业务的商业化受到严格的限制,网约车平台应该更多的寻找其他的新增弥补 。“比如滴滴现在做青菜拼车,也是为了提升自身抽成的比例的一个方式,另外,滴滴现在也在做社区团购,同城配送或许也是提升当前网约车变现的另一类方式 。”
防御性约谈
嘀嗒出行和哈啰出行对于此次约谈的回应可谓火速 。消息被曝出当日,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作为合规顺风车事业的开拓者,嘀嗒出行会认真落实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连续6年始终倡导和坚持顺风车本质特征,坚决抵制非法营运,不把顺风车做成廉价网约车” 。
哈啰出行的相关工作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哈啰顺风车在11月底关注到交通运输部关于顺风车行业的四点要求后,第一时间对照检查,并积极启动了部分产品的优化相关动作,优化后的产品将于近期上线 。哈啰顺风车将在各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以安全为红线,持续为用户提供绿色、便利的出行服务 。
顺风车乱象屡见不鲜,顺风车服务该如何保障乘客安全,依法开展经营,在近期成为了热议话题 。
广东的用户徐先生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其在12月9日乘坐顺风车,就遇到了本来50分钟车程做了5小时的事情 。“因为到处接人送人,必须凑满一车才走,本来好好地互惠互利的东西,弄得变味了,而且真的什么车都能做顺风车,今天是一辆很老的国产手动挡力帆汽车,听着发动机声音就不正常,到处异响 。”
无独有偶,黄先生从淮安打顺风车到南京南站,司机也是中途接私活拉人,导致自己没法赶上高铁,留宿了南京 。“事后举报,客服说司机和乘客都是平台的客户,能做的只能是让他停运三天,补我20块钱打车费,留宿南京的费用还要我自己承担 。”
嘀嗒出行指出,提醒式约谈表明,作为新生业态,顺风车和网约车存在诸多本质不同,但部分产品功能在公众认知中也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平台的产品和功能设置应更加精准反映顺风车本质特征,并及时向公众做好普及和沟通 。
目前,嘀嗒出行已构建“覆盖车辆准入、行前预防、行程保护、行后监管、平台安全支撑”的五大模块、31项安全机制的安全体系,并通过“凌晨1点到5点停服”“长距离出行仅限800公里之内”“虚拟头像不显示性别差异”等“场景限制”进一步确保运营安全 。
同时,嘀嗒出行已将“附近订单”功能修正为更能精准反映顺风车本质特征的“临时路线”功能,让“临时外出”的车主能够基于自身出行需求、通过商圈提前发布出行信息、快捷匹配顺路乘客,共创绿色出行生态 。“临时路线”和“常用路线”一起,共同受到平台每日接单次数及合乘价格限制,合乘价格为当地商业运营车辆定价50%左右的一口价,在嘀嗒平台上,任何顺风车主都无法实现以营利为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