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以克计价:顶 级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

田黄的鉴定标准:上好的田黄首先颜色要正,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如同金子般灿烂 。上品的田黄还要通透、纯净、细腻,纹理要美 。当前的收藏界在辨别田黄上有三大标准,即“有萝卜丝纹、红筋、石皮” 。
【印石以克计价:顶 级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

印石以克计价:顶 级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

文章插图
石中黄金田黄的分类和特征,田黄并不是只有我们传统思维中的黄 色,还有白色、黑色和红色 。由于现在又发现其他地区发现类似寿山石的石种,比如老挝石、叶腊石等 。这些类似田黄的石种或者是用寿山本地其他寿山石种,是市场上经常用来冒充田黄的石种,市场上普遍有其他石种冒充田黄的情况,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还是要以肉质佳、颜色浓艳为标准,因为现在市场上最多只有品质差的田黄 。
田黄中的“红格”,有的称红筋格,外形成单纹和网纹状,还常出现“红格”具一定方向展布特征 。“红格”是岩石中的碎裂纹受次生三价氧化铁充填浸染形成,按其成因可分布地质构造变动形成的定向挤压纹,和水体中搬运过程中形成的撞击纹,都是次生纹,不属田黄专有特征,“红格”越多,只能说明岩石碎裂作用越明显,品质越差 。由于以往人们把 “红格”作为田黄的标志特征,因此不少人工染色的假“红格”常常出现在岩石中 。
印石以克计价:顶 级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

文章插图
所谓田黄,即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因产于福建寿山村坑头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而得名 。其质地细腻、温润,手摸有滑感,并常有石皮、红格、罗卜纹等标志 。田黄作为我国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一块不到1平方公 里的田中出产,因此产量极其有限 。
首先,“石皮”是田黄的主要标志之一,绝大多数田黄外表都有皮层包裹,有无石皮是鉴定田黄原石的一个重要依据;其皮质比其他寿山石或巴林石细嫩,用刀轻刮,刀感流畅而微沉,粉粒细腻均匀 。而且,田黄的肌理表皮组织比较有特点 。表皮都会出现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而且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 。同时,大部分田黄或多或少都带有裂格,多呈现于表层,交叉状,如龟裂纹 。
印石以克计价:顶 级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

文章插图
田黄鉴别方法:(1)测量石质 。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 。(2)观察石形 。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 。(3)观察石皮 。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 。(4)观察石色 。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 。
一块好的田黄还须经艺术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圆雕和制成方章 。田黄日渐稀 少价格扶摇直上,易金三倍之说早已过时 。拍卖市场上田黄价格火爆,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旧印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件头稍大的上品,可以卖到几十万、上百万元 。田黄,这一数百年来一直受文人雅士所喜好的收藏“旧宠”,除了田黄本身蕴含了高雅、品位等文化内涵外,还因为田黄材稀 缺 。田黄属传统雕刻石材寿山石中的上品,出产于福建寿山乡一条名为寿山溪的西边古沙层中,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开采历史 。由于多年的开采,田黄材已趋枯竭,石材价格猛涨 。以前说“一两黄金一两田黄”,一两田黄的价格早已比一两黄金高出好几倍 。据广州市文物总店的专家介绍,1克品相普通的田黄材要价已达3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