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家校矛盾伤着孩子


别让家校矛盾伤着孩子

文章插图

小敬今年6岁,上一年级 。父亲是下岗工人,母亲卖豆腐,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
小敬的注意力非常不好,很难专心学习,经常不自主地就玩起来,或躺在椅子上,上身从椅子上垂下来,就那么歪着,如果老师不提醒他,他会保持那个姿势近10分钟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不好 。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语文、数学都不及格,补考后仍不及格 。学校领导考虑到他的成绩差得太多,就和他的家长商量,希望家长能写个重读一年级的申请 。
小敬家长考虑了一段时间后答应了 。
后来,老师发现小敬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原来他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和同学相处还是不错的,现在却经常用铅笔尖扎同桌女生的腿,踢她的屁股,还用拳头把她的鼻子打流血了 。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告他的状,大多数是比较老实的女生 。为此,老师批评过小敬,也找他的家长谈过,没什么效果 。
有一天,小敬的爸爸找到了老师,生气地说:“我们家孩子的彩笔已经丢了十几盒了,昨天给他准备的好几支铅笔也没有了,为这事我打了他 。我们家孩子丢了东西,我还打他,您还想让我怎么样?”老师把小敬叫到面前:“你的彩笔和铅笔是什么时候没有的?”他说:“不知道 。”老师说:“昨天咱们上过英语课,你去英语教室找找看,看有没有你的东西,如果有你就去拿回来 。
”说完还找了一个孩子陪他去找 。
一会儿,孩子们回来了,说只找到了一根彩笔 。老师又回到班里问:“有谁见过小敬的彩笔和铅笔?”孩子们都说没见过 。老师让他们把自己的铅笔盒、彩笔盒打开再找一找,又让小敬到每个同学那里去看一看,还是没找到 。这时小敬的爸爸说:“老师,您也别上课了,我们家孩子没笔使,他们也别使,我现在就把他们的笔都拿走 。”老师说:“您不能这么做,您没有权利停我的课,更没有权利拿其他孩子的笔,我不会让您这么做的 。
”小敬的爸爸说:“那您就给我找出那个拿我家孩子笔的人,我去跟他家长交涉 。”老师说:“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可以再给您调查一下 。”小敬的爸爸不同意,一直吵闹不休,后来被其他的老师劝走 。
本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没想到小敬的爸爸下午就找到了教育局,要求解决此事 。教育局打电话到学校了解情况 。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又和小敬的爸爸坐下来商谈这件事 。小敬的爸爸非常不冷静,一直在大吵大闹,骂学校是“贼校”,还扬言明天要让全校学生都上不了课 。校长很生气,说如果他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就报警 。
第二天他没到学校闹事,又找到了教育局,仍然要求解决问题 。教育局把问题反映到学校,校长再次找到了小敬的爸爸 。这次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自己那天的态度不好,但还是希望学校好好教育学生 。
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
过了一个月,小敬突然没有到校,老师问其他学生谁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 。
一个学生说:“他爸说他不来了,他转到别的学校去了 。”可是过了两天,却不见他家长开转学证明 。老师打电话到他家,他爸爸接的电话 。老师问:“小敬这几天没来上学,是怎么回事呀?”他说:“小敬发烧了,过几天再去 。”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敬仍然没有来上学 。
王晓春点评:
这是一个家校矛盾激化的典型例子,结果是两败俱伤,但受伤害最重的,应该还是孩子 。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校劝孩子重读,这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之前之后做了哪些工作,进行了什么具体的帮助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