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9万亿至暗时刻!山西主动“来信”,3.3万亿资产报平安,预期稳了?更有重大利好刺激,A股要嗨?
摘要【山西主动“来信” 3.3万亿资产报平安 预期稳了?更有重大利好刺激 A股要嗨?】11日15日早上,一份来自山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致山西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一封信》在市场流传 。在该信中,山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表示,经过整合,山西国企已经脱胎换骨,面貌一新,解决了过去内部产业趋同,低水平同质发展,无序同业竞争的突出问题,山西国企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券商中国)
文章插图
包商银行创造历史 。11月13日,该行披露称,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认定该行已经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将对已发行的65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本金实施全额减记,并对任何尚未支付的累计应付利息(总计5.86亿元)不再支付 。打破刚兑迎来关键一击 。
而与此同时,信用债的危机并未消除,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发行达9.21万亿元(据中债资信)的信用债迎来至暗时刻 。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不少投资者担心权益市场将受到波及 。
然而,此时却出现两缕“阳光”,誓要救信仰于崩塌之际:
一是一份《致山西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一封信》在自媒体流传 。这封信的核心主要有三点:一是山西国企整改后盈利能力很强,建立了省属国企资金池,不存在还不上钱的情况;二是山西是有担当的大省 。从2017年起,兑付了6712.6亿元,没有一次违约;三是恳请金融机构继续给予山西省属企业积极帮助,提振债权人信心,保障资金安全 。
二是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11月15日举行,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 。这一协定在宏观上奠定了一个相对友好的发展预期 。
应该说,RCEP给宏观经济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预期 。这是一件好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掉最近信用债带来的阴霾 。而山西主动发声,也值得赞赏 。那么,信用债市场的信仰是否能够稳住呢?对权益市场的冲击是否也因为两个利好的出现而淡化呢?
山西“来信”,预期能稳否?
11日15日早上,一份来自山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致山西省属企业债权人的一封信》在市场流传 。在该信中,山西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表示,经过整合,山西国企已经脱胎换骨,面貌一新,解决了过去内部产业趋同,低水平同质发展,无序同业竞争的突出问题,山西国企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
![山西主动“来信” 3.3万亿资产报平安 更有重大利好刺激 A股要嗨?](http://img.henanlong.com/220510/1UU349A-1.jpg)
文章插图
截至9月底,山西省属企业总资产达3.3万亿元,净资产达8636.6亿元,1-9月实同利润132.5亿元 。主要指标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 。9月当月更是实现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3.7%,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度利润正增长,并创历史新高,改革重组与质量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
山西从2017年起,通过提前预警、信用增进等措施,省属企业刚性兑付到期债券6712.6亿元,未出现一笔违约 。山西国资运营公司将持续加大省属国企债务风险防控力度,做到提前15天预警,并调动省属国企形成合力,形成强大资金池,确保不发生违约 。恳请金融机构继续给予山西省属企业积极帮助,提振债权人信心,保障资金安全 。
这封信目前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不过,山西的这一番动作得到了业内人士的点赞 。公号“债券说”评论到,这一方面表明山西省确实有这样的信心,一方面可能代表山西省属煤炭企业已经被逼到无可奈何 。这封信对于山西来说无疑于给市场的军令状,只要有一单没有实现,那么就是全省为单位的集体信用坍塌 。不管如何,山西省能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市场的信心,如此担当,也值得我们为他干了这杯老陈醋!
- A股“酒醒”了?“只涨不跌”的白酒股终迎大跌 研报推动还是泡沫使然?
- 十大券商策略:A股有望迎来首次“长牛”!把握年末外资+机构调仓双主线
- “抚摸教育”效果好
- 过敏孩子要“管理”好情绪
- 汝瓷鉴定指南
- 上 “早”为人父记
- 白领警惕提前进入更年期
- “我从哪里来”
- ?准备怀孕小心“祸从口出”
- 孩子打疫苗可以预防“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