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数学课堂教学探讨】(许英丽)      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如何上好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课,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在教学中教师面对智力不同的普通学生和弱智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既照顾普通儿童的教学,又兼顾弱智儿童的教学,保证两条教学主线都发展,共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而小学数学教学在初等教育中,既是基础学科的重点,又是难点,要求是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相对于弱智儿童来说难度就更大了 。我校在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探讨:
     一、教学目的:同一教材,不同要求
     在同一教学内容上,根据两种儿童智力的不同程度,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对普通学生,明确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对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在普通儿童要求达到的基础上,降低要求,减少坡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接受知识的容量上要求不同 。普通儿童数量多,容量大;弱智儿童数量少,容量小;二是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求不同,普通儿童掌握知识的难度大一些,弱智儿童只掌握容易的知识;三是培养数学能力的程度要求不同,普通儿童注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弱智儿童培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小学数学第一册“4的认识”时(以下均以“4的认识”教学为例),对普通儿童的教学要求是:能正确,迅速的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七知道4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弱智儿童的教学要求是:会读、写个能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个数,参照实物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简单操作能力 。
     二、教学手段:同一原则.不同方法
     在教学原则上,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直观教学,要充分调动普通学生和弱智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
    (一)对于同一个教学问题的启发,教师根据两种儿童采用不同的设问 。同一个问题,普通学生容易回答,但对于弱智儿童,由于其记忆、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往往是一问三不知,教师应将问题拆散,设计出知识“零件”问题,帮助儿童一个一个地“加工”回答;同样遇到复杂的问题,就要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凡个简单的问题让弱智儿童来回答,通过问题解答的组合、层次递进,引导他们完整准确地回答问题 。在问题讨论过程中,普通学生要求能够完整他讲述知识形成和产牛的过程,弱智儿童就不能够达到,应该让普通学生讲述后,只要求弱智儿重复述其中一些简单的过程,如:教师问:“3和4哪个大哪个小?”对于普通儿童来问,他们能准确地一步就回答出了,对于弱智儿童来问,他们就不能回答了,要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并能照实物演示刊:他们回答:(出示方木块教具)①左边有几个人方木块、(3个)②右边有几个力木块?(4个)③右边方木块比左边力木块多几个?(l个)④右边方木块个数4比儿大、(4比3大) 。如果不这样做,教师提问,弱智儿童只能是口瞪口呆 。对一些较难的问题,还可讣普通儿童回答,再让弱智儿童复述,培养弱智儿童的说话能力和记忆能力 。
    (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直观教学,由于普通儿童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强,观察直观演示或操作,一看就懂;而弱智儿童由于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弱,半大看不憧,,教师要为弱智儿童留有观察的时间,要充分利用模象和实物直观,促进弱智儿童形成清晰的表象,使弱智儿贡在直观演示和操作中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