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最热行业隐藏“缺芯”之痛 估值逼近十年高点( 二 )


就在新能源车大热的同时 , 汽车行业“缺芯”的问题也被爆出 。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 , 一汽大众从12月初起也将进入停产状态 。而影响南北大众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不足 , “芯片短缺影响中国汽车生产”的话题一时间引发广泛关注 。
针对此事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日前表示 , 媒体集中报道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 但并没有部分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 。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 , 导致芯片供需矛盾在这一时间段集中显现 。
李邵华分析认为 , 由于芯片供应短缺 , 部分企业的生产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较大影响 。不过 , 就明年全年而言 , 芯片短缺的影响将不会太大 , 目前尚难以做出定量估计 。
工信部约谈25家新能源车企
据工信部官网披露 , 12月8日 , 工信部发布通报 , 已约谈广汽、比亚迪、吉利、北汽等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这其中有不少是A股汽车行业龙头 , 包括广汽集团、比亚迪、东风汽车等 。

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最热行业隐藏“缺芯”之痛 估值逼近十年高点

文章插图
工信部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违规企业作出处理”的公告中称 ,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 ,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 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 , 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 认真分析问题原因 , 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 , 限期整改存在问题 。
同时 ,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 , 根据违规情节轻重 , 工信部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 , 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 , 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
在上个月 , 工信部曾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 , 发现部分新能源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 包括北汽、广汽本田、吉利、东风等25家企业被工信部点名通报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 , 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 , 涉及设计蓄电池容量、循环放电后放电容量、放电保护值、行李箱容积等不符合国标 , 以及车载能源管理系统生产企业名称与备案参数、百公里耗电量等与备案参数不一致等问题 。
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最热行业隐藏“缺芯”之痛 估值逼近十年高点

文章插图
(文章来源:数据宝)
(责任编辑: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