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不全是对人有害的


【细菌不全是对人有害的】最近 , 英国的科学家就在研究中发现 , 孩子玩泥巴时身上被弄脏 , 但身体接触泥里的大量微生物 , 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统“认识”细菌而不会对其过敏 。
从事这项研究的英国牛津心理和儿科部主任说:“人是伴随着病菌和病毒等病原体长大的 , 病原体会让人生病 , 但它同时也有助于人体自然防御系统健康发展 。”
细菌不全是对人有害的
人们往往谈细菌、病毒而色变 , 因为它们会侵害人的肌体 , 让人生病 , 甚至死亡 。
其实 , 细菌也分有益菌和有害菌 , 就像人体消化道内 , 就存在不少帮助分解、消化食物的有益菌群 , 比如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 。
儿科专家表示 , 人体内各细菌群落都有一个平衡状态 , 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 , 孩子就容易出现等症状 。
比如有时孩子患呼吸道 , 给他吃很多的抗生素 , 结果连体内一些有益菌也被杀灭了 , 而那些有害的菌群却因为没有天敌而迅速繁殖 , 或者出现变异 , 使药物越来越失去效力 , 细菌的耐药物性也越来越强 。
适当接触细菌有利增强免疫力
事实上 , 人们不可能总是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细菌的环境中 , 与其总是避免打照面 , 不如让自己的免疫力得到加强 , 不怕细菌的侵扰 。
我们在肮脏的环境中成长 ,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抵抗“脏”东西的组织结构 。抵抗方式之一是避免与携带病原体和传染的东西接触 , 恶心呕吐的感觉会让人们本能地远离那些让人感觉不快的东西 。第二种抵抗方式就是人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 打击那些引起感染和过敏反应的有害病原体 。
据介绍 , 皮肤首先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 , 在没受伤时免疫力较强 , 皮肤黏膜、黏膜等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当细菌经过破损的皮肤或通过了黏膜屏障进入体内后 , 还有淋巴细胞会起作用 , 它一旦断定某病毒或细菌不是体内原有的 , 而是外来的 , 就会把这些入侵者杀死 。
不过 , 当第一次入侵体内的细菌或病毒没有被淋巴细胞识别时 , 它就会越过淋巴细胞侵害各个器官 , 人得病后症状就比较重 ,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传染病刚一来时首批感染的病人病情比较重 , 随着病的蔓延 , 人们普遍有了一些免疫力 , 虽不足以把这个病毒或细菌杀死 , 但感染症状就相对比较轻了 。
肝病专家指出 , 如果一辈子不接触细菌 , 就没有任何抗病能力 , 人需要接触自然 , 自然界也有很多有利因素 , 比如氧气 , 绿色植物 , 碳水化合物等 , 是有一些细菌和病毒混在灰尘中间、土壤里或物体表面 , 但不能因为怕这些东西而不去接触 。
人的抗病能力就像防卫能力一样是逐渐养成的 , 不是一朝一夕的 , 我们主动形成抗病能力的方式 , 就是打疫苗 , 被动方式就是去接触这些细菌和病毒 , 逐渐地认识它 , 自身就会形成对它的识别和抗病能力了 。
孩子过度“干净”反而更易生病
孩子平时接触细菌过少 , 免疫系统无法识别 , 身体抵抗的能力就较弱 。曾经有报道称 , 日本人是“最爱干净”的民族 , 但是一个日本医学研究机构一项研究显示:日本人的免疫力正在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