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倔”宝宝

推荐阅读
???
??????????????????????????E????
第二天,彤彤妈走访了幼儿心理教育专家 。
专家告诉彤彤妈,孩子从小到大,个性心理发展要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3岁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 。此时,孩子已经能够自由行动,开始更多地尝试自己取得的经验,尝试自己动作的力量和效果 。独立行动的倾向性有明显发展,什么事都想自己干,讨厌成人的帮助或干预 。这是孩子独立性的表现,常常表示要“我自己……”的意愿,甚至还会“顶撞父母” 。此时,被称为“第一反抗期” 。年轻的父母,一定要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特征 。
小时候犟头倔脑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个有主见、有能力、有创新、有作为的人 。这是人类进步的宝贵因素 。因此,当孩子任性时,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办法,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 。父母切不可态度过急,严加斥责 。要分清“任性”原因,区别对待:
●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任性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善于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加以诱导,扬长避短 。比如,有孩子喜欢拆卸玩具,父母采取很严厉的手段也制止不了 。其实父母应先了解孩子为什么拆玩具,因为好奇心,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拆装,并适时加以引导,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 。这样就能避免孩子非拆玩具不可的所谓“任性”了 。
●孩子遇到问题会任性、发脾气 。此时,父母可用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他,转移其注意力 。若成人此时也发脾气,斥责他、顶着干,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伤及父(母)子间感情,还可能对孩子的“任性”、“脾气急躁”起强化作用 。当他被别的事物吸引住了,情绪稳定下来后,父母再向他讲明道理,指出错误,则比较有效 。这时可以有原则地帮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还可借机教育孩子努力培养自制力,克服“任性”、“脾气急躁”的个性 。
●孩子渴望独立,不听话、反抗、倔强,也会表现出任性来 。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要与孩子的反抗相抗衡,肆意责骂孩子,压制、拒绝孩子的意愿,导致孩子在稚嫩的自尊心下产生更加强烈的反抗 。相反,如果父母以慈祥、和蔼的态度,平缓、诚恳的语调和孩子交谈,孩子则可能会慢慢平息激动的心情,愿意聆听父母的教导 。
●孩子自小受家庭的溺爱和迁就而造成了任性 。父母要取得家庭成员之间教育要求的一致,严格要求孩子,绝不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若孩子任性是因为经常受训斥、挨打骂造成的 。父母则要注意改变做法,多向孩子说理,多关心、爱护他,使他扭转原来对父母打骂的“拧劲” 。
●有些时候,看似孩子任性,实为孩子的合理要求 。父母应给予适时的满足 。若父母一时难以办到,则应设法用其他补偿性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满足他健康发展的需要 。
最后,专家告诫彤彤的妈妈,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关心、爱护孩子 。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千万不要带污辱孩子的言语,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去批评、讽刺孩子 。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是尊重他的,这样,在孩子自尊心的支配下他会改掉任性的毛病而健康成长的 。
更多推荐:
“早教”扼杀孩子数学兴趣
雷!夫妻背着宝宝玩游戏
专家解答:孩子社交能力培养
培养“守信用宝宝” 家长需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