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人工喂养幼儿须加钙吗

很多新生儿妈妈会注意到一个人工喂养的问题,就是认为进行人工喂养可以加钙,其实妈妈有这种想法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妈妈都是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专家给各位妈妈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 。
儿童保健常规中对人工喂养的婴儿规定从15天起加鱼肝油和钙剂,这是为了预防佝偻病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很多人认为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使机体内钙、磷的代谢失常,导致神经、肌肉系统的变化,以致骨骼发育障碍 。
有下面情况的孩子容易发生佝偻病:
(1)两岁以下孩子生长发育快,户外活动机会少,而维生素D补充不足 。因此,佝偻病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孩子 。另外,早产儿、双胎儿生长发育更快,需求量大,体内钙、磷相对不足,更易患佝偻病 。
(2)吃牛奶的婴儿比吃母乳的婴儿易患佝偻病 。因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易于吸收 。
(3)缺乏户外活动的孩子易患佝偻病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产生内源性维生素D3 。冬天户外活动少,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足 。所以,冬天佝偻病的发病率较高 。
(4)经常腹泻,肝、肾有病的孩子容易患佝偻病 。肠道、肝、肾功能是否正常,与维生素D、钙、磷的吸收、利用密切相关 。
那么,患佝偻病的孩子常有什么表现呢?
(1)患儿爱出汗、夜间易惊醒、脾气大、爱哭闹,同时头发因出汗多和枕头摩擦而脱落,形成枕秃 。
(2)在活动期头部表现:3个月以上的患儿仍有颅骨软化,用手指轻按枕部,有像按乒乓球样感觉 。头颅变形多见于8~9个月以上患儿,最早呈方颅,严重者可呈马鞍形或十字形 。孩子前囟闭合晚(1岁半仍未闭合);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或出牙顺序颠倒,牙质缺乏釉层而易患龋齿 。
【妈妈人工喂养幼儿须加钙吗】(3)在活动期胸部骨骼的改变:患儿肋骨串珠、肋缘外翻 。严重者可见鸡胸、漏斗胸 。
(4)活动期四肢的改变:6个月以上可见到手镯和脚镯现象,即患儿手腕和足踝部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 。在患儿会站立开始走路后,因骨质软化、肌肉关节松弛,会在身体的重力影响下造成下肢弯曲,形成X形腿或O形腿 。
(5)全身表现为患儿肌肉松弛,颈部无力,坐、站、走较正常孩子晚,腹肌无力使腹部膨隆 。
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需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治疗 。
预防方法:
(1)孕期、哺乳期妇女要多晒太阳,不挑食,适当活动;孕中晚期适量补充钙元素,每日总量达1500毫克 。
(2)坚持母乳喂养,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 。每天最好有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
(3))4个月后及时添加各类辅食,培养孩子的口味及锻炼咀嚼能力 。
(4)从孩子出生第14天起,每日添加3(维生素A):1(维生素D)的鱼肝油,每日5滴 。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若妈妈不存在缺钙表现,可以4个月以后补充钙剂 。人工喂养儿或母亲有缺钙表现者,满月后随即需要补充钙剂 。
维生素D每日400IU,钙元素每日200~300毫克 。
对于以上的概述,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各位妈妈们有需要更详细的了解,就需要到有关部门去咨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