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幼儿园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文章插图
【幼儿园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教师应该怎样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呢?概括地说应注意下列几点:
1.要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观察的效果如何,决定于目的任务是否明确 。观察的目的明确,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较完整、清晰,相反,目的任务不明确,儿童就会东看看,西望望,抓不住要领,得不到收获 。有人曾作过试验,带二年级学生去参观盆景,预先没有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让他们走马观花看去 。
看完后让他们说出几种花的颜色,结果很多学生都说不出来,甚至说没有看到这些花 。要使学生的观察取得成效,教师要明确地向儿童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例如,在自然常识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鱼缸里的鲫鱼,应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注意鱼的身体的形状,身体的表面覆盖着什么,背部、胸部,腹部、尾部长着什么 。这样,学生才能观察到鱼的身体结构的特点 。
观察的目的愈明确、愈具体,其效果也愈好 。
教师给儿童指明观察的目的任务并使目的具体化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儿童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 。如果学生时时处处依赖教师的指示,观察力是培养不起来的 。要使儿童能独立地自己提出观察任务,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 。观察兴趣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培养:
一是经常带领儿童去参观、游览;同时给他们讲些有趣的故事,如春游时,让儿童观察竹子的生长,给他们讲讲竹子的故事,使他们逐渐熟悉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
二是启发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萤火虫为个卜么会发光?”“鱼儿为什么会浮上水面?”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的同时用生动的言语讲清其中的道理 。这些方法都会使儿童产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使他们逐步学会自觉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
2.要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 。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并使他们对观察产生兴趣,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使儿童的观察力得到真正的发展,还必须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使他们学会善于观察的技能 。
在这一方面,教师应抓好下面的一些工作:
首先,要教育儿童在观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例如,带领学生到农业展览馆参观小麦部分,在观察之前学生应预先对小麦的有关知识,如它的形态,它的生长规律有所了解 。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愈充分,观察的效果就愈好 。相反,观察前毫无知识准备,儿童东看看,西望望,观察效果一定不好 。
其次,要指导儿童按计划地进行观察 。小学儿童在观察时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有趣的事物上面,而忘掉了观察的目的任务 。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应帮助儿童事先制定好观察计划,教育他们按计划进行观察 。例如,让高年级-儿童观察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由轮廓到细节,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等方面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观察 。
第三,要引导儿童在观察时开动脑筋 。小学儿童往往只注意观察那些色彩鲜明、刺激性强的部分,忽视细微的然而却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教师要特别引导儿童在观察时开动脑筋 。怎样引导呢?我们可以让儿童按事物的特点或事物发展的过程进行观察 。事物的特点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的特点,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蔽的,要儿童抓住各种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就会激发儿童开动脑筋,仔细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