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其实是一种脆弱|妇女生活杂志

【孩子任性,其实是一种脆弱|妇女生活杂志】案例:爱哭的10岁男孩期末试卷讲评课 , 三(2)班教室又传出了一名男生的号啕声 , 还伴随着全班的哄笑 。“准又是冯斌!任性得像个小皇帝 , 事事都得顺着他;娇气得像个女生 , 受了委屈就哭 。”教研室里议论开来 。我找到三(2)班班主任 , 问起冯斌的情况 。她说:“什么委屈呀!我讲评数学试卷 , 有一道错题我拿他的试卷当例子举 , 他就受不了了 。唉!没办法 , 全班男女同学平时都让着他 , 就怕他哭 。”娇气的学生哪个班都有 , 但像冯斌这样的却不多见 , 现在他已经成了全校的笑柄 , 长此以往 , 对一名10岁小学生的心理又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呢?放假前 , 学校召开例行的家长恳谈会 。巡视时 , 我特意找到冯斌的妈妈 , 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冯妈妈告诉我 , 冯斌在家也是这样娇气 , 甚至更过分 , 遇到不遂意的事就大哭大闹 , 用眼泪来“威胁”父母 。“为什么不狠狠心不妥协呢?孩子的心理健康更要紧呀 。”我不解地问 。“孙老师 , 这道理我懂 , 可是他爷爷奶奶心疼孙子 , 我也没有办法 , 总不能天天惹老人家不高兴吧 。冯斌这孩子看准了这一点 , 更加有恃无恐 , 每次都是他最后得逞 。再说 , 毕竟是个10岁的孩子 , 看他哭成泪人 , 我也不忍心再难为他 。他奶奶说 , 孩子大了就懂事了 , 现在就是需要爱护 。”“孩子小 , 当然需要爱护 , 但严格要求也必不可少 。”我说 。“开始我也这样说 , 可冯斌的爷爷说 , 他当年对冯斌的爸爸非常严格 , 不 , 简直是严厉 , 打手心、罚跪是家常便饭 , 可结果怎么样?长大后脾气很坏 , 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 要求别人顺着自己 , 遇到困难还胆小怕事 , 缺少男子汉作风 。爷爷还说儿子是他从小打坏的 , 要接受教训 , 孙子谁也不准打骂 。”冯妈妈一脸无奈 。“这不是走极端嘛!粗暴和溺爱都可能把孩子引入歧途 。这样下去可不行 。”我说 。“孙老师 , 您是专门研究素质教育的 , 教我两招儿好吗?”分析:脆弱的根源在家长我对冯妈妈说 , 孩子娇气 , 根源是任性 , 造成孩子任性原因不外乎五个方面:第一 , 家长溺爱、迁就孩子 。第二 , 成长环境不佳 , 其中包括父母打骂、同伴歧视等等;祖辈与父辈教育方法不一致也容易造成家庭气氛紧张 , 一样会影响到孩子 。第三 ,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没有原则性 , 高兴时把孩子当成宝贝 , 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 无论合理不合理;不高兴时 , 则一概拒绝 , 同样不论合理不合理 , 这便模糊了孩子的行为价值尺度 , 失去了正确的取舍原则 。第四是家长日常行为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先天遗传因素 , 但后天影响更大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模仿家长的行为方式 , 差不多是每一个孩子必经的阶段 , 即使孩子“继承”了父亲的某些性格缺点 , 只要杜绝了上述不良家教影响 , 同样可以培养出谦和礼让、意志坚强的男子汉 。“具体的 , 我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对孩子有利呢?”冯妈妈急迫地问 。“别着急 , 解铃还需系铃人 , 关键在您这个做妈妈的 。”我给她倒来一杯水 , 继续攀谈 。措施:尊重、冷静、引导首先 , 粗暴和溺爱都是家庭教育的大忌 , 必须坚决杜绝 。溺爱容易造成孩子过度依赖心理 , 责任心降低 , 对人格健全极为不利;粗暴则相反 , 没有爱的环境必然造成逆反心理 , 孩子自暴自弃 , 对人格形成同样危害甚大 。其次 , 家长要注重自身修养 , 给孩子树立榜样 。遇到工作中的不愉快要尽量克制情绪 , 如果真要发泄烦恼 , 也要避开孩子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恶劣情绪的污染吧 。第三 , 尊重孩子 , 合理引导孩子 。别看冯斌只有10岁 , 他也有朴素的善恶观 , 只要耐心告诉他什么是应该做的 , 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 怎样做是好孩子 , 怎样做不是好孩子 , 一般是很有效的 。据班主任老师反映 , 只要不是处于“不友好”的对抗环境 , 他还是愿意与人合作的 。平时在家里 , 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 , 创造平和、友好的家庭环境 , 以商量的语气逐步引导孩子养成尊重他人、遵守公德、自觉合作、谦和礼貌的好习惯 , 同时还要教会他忍耐不如意、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这是一项长期而需要耐心的工作 , 也是一个教子成材的美妙过程 。第四 , 冷静处理孩子的任性 。哭闹 , 是连婴儿都会使用的“武器” , 如果10岁的孩子还不肯试着放弃哭闹 , 那一定跟家长的不冷静有关:要么是在孩子哭闹面前屈服 , 暗示孩子“妈妈就怕你哭” , 这等于鼓励孩子哭闹;要么是斥责、打骂孩子 , 这等于帮孩子找到了索性继续哭闹下去的理由 。这两种态度都是家长的施教大忌 。家长们不能把孩子任性、娇气只当做“孩子行为”去容忍或责备 , 处理不好 , 会影响到孩子世界观、行为规范、人格质量、交际方式的形成 , 不夸张地说 , 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具体方式因人而异 ,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 , 即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冷静 。狠心让孩子哭闹一阵 , 不忙着去附和他 , 情绪自然会缓解;不让孩子轻易得逞 , 他心里自然会掂量掂量哭闹的可行性;接下来 , 利用这个契机 , 用尽量朴素的道理教育孩子 , 让孩子的不满情绪充分消解 , 这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 。具体怎么做 , 相信每个做妈妈的都有一套办法 。第五 , 教育孩子 , 长辈之间要默契配合 , 不能互相拆台 。要知道 , 孩子遇到这种情况 , 差不多都会本能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一方 , 这样 , 家长的教育就相互抵消了 , 造成的结果是孩子继续任性下去 , 而且逐渐形成左右逢源、见风使舵等庸俗的处世心理 。最后 , 需要提醒的是 , 家庭环境的和谐非常重要 , 不能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经常惹爷爷奶奶生气 。“隔代亲”的确有不利的一面 , 但如果沟通不畅 , 大家各执一词 , 甚至暴发家庭矛盾 , 家庭成了磨擦不断的“战场” , 给孩子造成的后果 , 就不仅仅是“任性”和“娇气”那么简单了 , 很有可能是贻害无穷的心理疾病 。“谢谢您孙老师 , 真想让孩子爸爸、爷爷奶奶都来听听 。”“教育孩子需要‘全家总动员’ , 他们都是冯斌的长辈 , 相信道理讲清楚 , 一定会全力配合您 。我会把今天的谈话转告冯斌的班主任 , 您也可以与老师多交流 , 大家双管齐下 , 给孩子提供一个矫正不良习惯的有利环境 。”感悟:来自日本的警钟送走冯妈妈 , 我陷入深思 。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 任性的孩子何止冯斌一个 , 他们脆弱的心理何时才能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有报道说 , 中国孩子的学业水平很高 , 但心理素质和社会综合能力与日本孩子相比却处于劣势 。日方曾有“这一代中国人不是我们的对手”的言论 , 相信是有一定根据的;而中国的“残酷教育”和“魔鬼教育”毕竟只是少数个案 。脆弱意味着落后 , 落后意味着失败 。这个警钟 , 不仅是针对民族的 , 而且应该引起每一位家长的警觉 。【编辑:陈彤】[关闭]百万富姐跳出婚姻陷阱女博士展开“捕狼行动” ?同学聚会 , 聚出“攀比恐慌... ?争当“掌柜” , 恩爱夫妻分... ?掐死“妖精”!花心男人悔... ?副市长真诚道歉:老公 , 我... ?情义难两全:打工妹为夫殉... ?常昊:我和张璇的爱情落子... ?漫画与幽默 ?名医特别门诊 ?家教博览 ?别让我崩溃在高考前 ?让孩子喜欢米食 ?餐桌上的较量 ?我帮儿子渡“男”关 ?被同学称为“美女蛇”的高... ?一个为“性”而憔悴的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