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孩子任性有策略 心理卫生 公共卫生科普网

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常见病,他们大多都有急躁、固执、任性的表现 。专家认为,孩子个性的发展一般分为反抗期和发展期 。学龄前的孩子的行为还不成熟,语言沟通能力有限,独立性却在迅速地发展,因此有时会对家长的限制表示反抗,这种行为是正常的 。家长一方面要给孩子一点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允许一定的“任性度”,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任性”过分的孩子,家长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教育和引导 。文/采访人员 陈晶晶
不要一味指责
专家介绍,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3~4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此时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而是经常“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甚至似乎故意与父母作对,如果父母指责,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暴躁 。
专家分析: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自行了解周围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 。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这类“不听话”孩子往往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 。此时,若是一味地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更会停滞不前 。
专家建议:在对待早期孩子任性的问题时,家长应当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这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因势利导,一方面,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满足;另一方面,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也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强硬手段 。
与孩子讲道理
随着独立倾向的发展,一些孩子的任性表现会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固执、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行为:有的父母会采用打骂的方式,有的父母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天长日久,这些方式都会助长孩子的任性 。
专家分析:任性的幼儿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难做出利于他人(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的行为,因此如果放纵孩子的任性,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 。此外,任性发展下去,也会导致孤僻、自私,影响心理健康 。
专家建议: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因此,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向孩子讲清楚道理: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 。
相关链接
对付孩子任性有办法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里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时,大人不要理睬,不要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要“狠”起心,置之不理,孩子最怕父母的冷落,自然会停止哭闹,久而久之,孩子的任性就会慢慢消除 。
独生子女常处于溺爱的环境中,又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养成执拗、孤僻的性格,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这对心理健康很有好处 。
奖罚并用
【纠正孩子任性有策略 心理卫生 公共卫生科普网】当孩子任性胡闹时,给孩子两种选择:一种是不再闹下去,将得到某种奖赏;一种是闹下去,会受到处罚 。作为惩罚,可采取把孩子带进另一间小屋,让他脱离使之兴奋的环境,强制他休息片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