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弟弟追小鸡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弟弟追小鸡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语言弟弟追小鸡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有感情地念诗歌,并有强烈表演欲望,培养同情、爱怜动物的情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弟弟追小鸡教案吧 。
活动意图:
世间万物看似喧嚣纷乱,其实是有规则的 。现代人对动物的冷漠与残忍,导致了人与动物关系的空前紧张并引发人与动物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人类的被动已经暴露无遗 。我们已到了最紧要关头,如果我们还不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不学会尊重动物、怜惜动物,不远的将来,人类的处境将岌岌可危 。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念诗歌,并有强烈表演欲望 。
2、培养同情、爱怜动物的情感 。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
活动准备:
木偶,头饰(小鸡、弟弟、姐姐) 。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木偶表演(两遍)
1、观看第一遍:出示木偶,这是谁(小鸡,弟弟,姐姐)?小鸡、弟弟和姐姐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木偶节目 。
2、观看第二遍:你们能不能把木偶表演的故事讲出来?
二、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主要内容
师:现在,老师要念一首诗歌《弟弟追小鸡》,听听,讲的是不是这件事?
三、教师示范诗歌《弟弟追小鸡》
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并表达感情 。
四、幼儿学习诗歌
分段理解并学习诗歌 。
第一段(第一层次)
(1)叽叽,叽叽,小鸡逃来逃去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样的?诗歌里用了哪个词?(惊慌)
(2)顽皮的弟弟追来追去,为什么说他是个顽皮的弟弟(哈哈,哈哈)?
学习段落时,要求幼儿用语气声调表现二者的心理状态 。
第二段(第二、三层次)
(1)小鸡,别害怕,我来保护你 。”这句话是谁说的?(幼儿模仿姐姐的对话)
(2)姐姐是怎样保护小鸡的?为什么不用双手抓起,而用双手捧起?(幼儿体验“捧”的感觉)
(3)姐姐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亲亲小鸡的小脸、摸摸小鸡的身体?
(4)轻轻地——,轻轻地——,表示姐姐还做了许多爱小鸡的动作,姐姐还会对小鸡做些什么亲热的动作呢?
(5)“叽叽,叽叽”,这里的小鸡叫,说明现在的小鸡感觉怎么样?学习第二段 。
第三段(第四层次)
(1)小鸡好像在说什么?
(2)弟弟是怎样道歉的?
幼儿学习第三、四段 。幼儿跟老师念诗歌,教师用动作帮助幼儿记忆诗句 。教师演示木偶,幼儿配音 。
五、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1、分组扮演三个角色 。(弟弟、姐姐、小鸡)
2、个别幼儿戴上头饰表演 。(每组各一名)
3、评价:哪个小朋友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动作表现出来了?
附诗歌
弟弟遗小鸡
“叽叽,叽叽!”
惊慌的小鸡逃来逃去 。
“哈哈,哈哈!”
顽皮的弟弟追来追去 。
“小鸡别害怕”,
“我来保护你!
姐姐拉住了弟弟,
双手捧起了小鸡 。
亲亲它的脸,
摸摸它的身体 。
轻轻地、轻轻地
“叽——叽——”
小鸡好像说:
“姐姐,谢谢你!”
弟弟感到难为情,
忙说:“小鸡、小鸡,对不起!”
活动反思:
【中班语言弟弟追小鸡教案反思】在学诗歌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幼儿有效的投入到本次活动中,并自然习得汉字 。要上好一堂生动而有效的课决非一日之功,它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