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女儿的语言能力

女儿今年七岁了,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很有逻辑性,和同龄的孩子的相比,语言才能相当出色 。她发音清晰、准确,讲起小故事来娓娓动听,并且对一静物,随口就编出个能自圆其说的小故事 。现在,她每天坚持写篇小日记,前几天,她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在泉城广场上看月亮 。我发现月亮在跟着我,我走它也走,我停下来,它也停下来,月亮一定是想跟我交朋友吧 。”
不少同学的家长认为我女儿一定是天资聪颖,语言才能天生发达,感叹自己的孩子太笨,怎么教也不行,有的说,自己的孩子到现在直舌音和卷舌音还分不清,甚至有个七岁的孩子说“猴子”时都是发“hou’ji”的音,说话也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孩子的天份都是差不多的,关键是家长后天的引导和方法得当 。培养女儿的语言能力分两个阶段:
一、抓住有利时机教,教时用规范语言
女儿还在我腹中的时候,我就经常听一些配乐的童话故事、古诗词,当时的想法是:即使孩子听不到什么,我可以先听会了,以后讲给他(她)听,听的时候,我心情舒畅,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育 。事实证明,孩子对此很有感觉,我怀孕五个月后,听磁带或看影碟时,感觉他(她)动得频繁些 。也不用腾出专门时间去听,早起洗漱、吃饭时或其他休闲时间,我都会听一会 。
生下女儿后,无论喂奶或换尿布、洗澡时,只要女儿没睡觉,我都抓住一切机会,面对着女儿说话,如:宝贝乖,你真漂亮,好吃吗?好舒服,妈妈喜欢你等,就当她全听得懂,并坚持用这样的正确、简洁的书面语言跟她对话,做到生动形象,语音清晰,声调柔和 。到两个月后,女儿对我的话开始有反应时,我就来回重复,比如,她吃完奶,我会重复地说:宝贝,你吃饱了吗?
五个月时,女儿就能会发出“ma、ba”声音,渐渐地开始喃喃自语,连贯起来后就是“妈妈、爸爸”的音,其实这时是无意识的发音,我就开始反反复复教她“妈妈、爸爸”,强化这种音在她大脑中的印象,女儿渐渐地模仿我的口型和发音,在九个月,她开始有意识地叫我妈妈,我激动得不得了,老公嫉妒,他一有时间就反复教女儿“爸爸”,一连几天,女儿也会清晰地叫爸爸了 。这种重叠称呼比较好学,但她并非只听得懂重叠的儿语,已能明白一些简单词语所对应的物品、动作 。随她月龄增长,女儿白天睡觉的时间慢慢减少了,只要她醒着,我就和她对话,或打开收音机、录音机,让她听各种声音 。
我和女儿对话时有个特点,就是从不用儿语,也就是不用“吃肉肉、拍球球”等的语言方式,坚持说完整、规范的话教她 。比如,我坚持说“喝水”,从不说成“水水”,给女儿洗澡时,我指着盆,反复说“洗澡盆”,不久,再说这些词时,女儿会用手指向杯子、盆,她刚会说时也是说单字:水、盆,但很快就能连起来说完整的词语 。如果我只说水水、“盆盆”,女儿也会用同样的时间明白它指代的物品、动作,花同样的工夫、时间,她学到的东西却少了很多 。
起初,我老公一听我说就笑,批评我不象个温柔的妈妈,倒象在说教,讲话太公式化,可我的理由是,孩子的语言是模仿来的,包括音调、口型、表情,你教什么样的,他(她)就学什么样的,何苦要浪费孩子的智力先学不规范的呢,何况先入为主,以后再学规范的就会费时费力 。女儿果然不负我的期望,她开始说话时间并不早,但一说就很清楚,口齿伶俐,她有个特点,不会就不说,决不含糊不清地讲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