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多的孩子在家里会挨打

在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一项调查中,有26.4%的父母认同“孩子有错时,打他也是为了孩子好”的说法,46.4%表示“不太同意但也有同意的成分”,只有27.2%明确表示“很不同意” 。全国“中小学生人身伤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3.6%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打,“偶尔”挨打的高达57.3% 。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排除家庭暴力的成分,更多家长认为自己打孩子是出于一种爱之愈深,痛之愈切的态度而偶尔为之的,打孩子的时候觉得理所当然,打过孩子之后又觉得愧疚不已,又爱又恨让人矛盾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的文章,满含深情地道出了很多母亲的心声:
在你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 。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 。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 。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 。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 。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后,我被迫拿出最后的武器——殴打 。
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
【半数多的孩子在家里会挨打】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 。
以下情况,千万不可打孩子
一、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
二、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没有很好地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 。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