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损失至少60亿美元!“长赐”号搁浅第5天:救援无效欧亚大动脉仍被堵

_原题为:一周损失至少60亿美元!“长赐”号搁浅第5天:救援无效欧亚大动脉仍被堵,部分船只绕道好望角
摘要【一周损失至少60亿美元!“长赐”号搁浅第5天:救援无效欧亚大动脉仍被堵】鉴于此前解救行动失败,运河复航前景不明,一些货船已开始改变航向 。两艘大型拖船正在赶往苏伊士运河,预计3月28日可抵达,加入解救搁浅集装箱巨轮“长赐号”(Ever Given)的队伍 。苏伊士运河服务提供商Leth Agencies称,目前等待通过运河的船只已增加到237艘 。

鉴于此前解救行动失败,运河复航前景不明,一些货船已开始改变航向 。
两艘大型拖船正在赶往苏伊士运河,预计3月28日可抵达,加入解救搁浅集装箱巨轮“长赐号”(Ever Given)的队伍 。苏伊士运河服务提供商Leth Agencies称,目前等待通过运河的船只已增加到237艘 。
“长赐”号搁浅发生在3月23日清晨,该船疑似突遭强风袭击,导致船体偏离触底搁浅 。400米长的船身卡在河堤两端,横向堵住运河,致使这条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贸易大动脉完全阻塞 。这被认为是该运河150年历史上出现的最严重拥堵事件 。
这场进入第五天的航运危机加剧了对全球供应链的担忧 。多家欧洲公司警告从亚洲运抵的商品将被延迟 。美国白宫26日表示,美国拥有大多数国家没有的设备和能力,随时准备提供援助 。
德国保险公司安联最新研究显示,搁浅导致的苏伊士运河封锁可能使全球贸易每周损失60亿至100亿美元 。业界预计,该船日本船东Shoei Kisen Kaisha及其保险公司将面临一系列重大保险索赔 。该船保险公司经采访人员查证为英国船东互保协会 。
鉴于此前解救行动失败,运河复航前景不明,一些货船已开始改变航向 。“长赐”号的姐妹船“长贺”号便在25日率先调头向南绕行非洲好望角,这意味着通常要多花费7-9天航行时间、增加约5000海里航程并导致更大油耗 。
救援前景仍未明朗
参与救援的荷兰公司Boskalis首席执行官贝尔多夫斯基(Peter Berdowski)27日表示,希望通过重型拖船、疏浚船底周围泥沙和涨潮时机的结合,在几天之内浮起并移动搁浅船只 。预计27日晚的涨潮可使运河水位增高50厘米 。
“目前河道砂底承受了巨大压力,我们可能需要通过减载——包括卸下船上集装箱、排出一些压载水和燃料,以减轻船体重量,再加上抽砂和拖轮拖拽等方式结合,”贝尔多夫斯基说,“但移除燃料和集装箱以及疏浚作业将需要额外重型设备加入现场,这都将增加救援所需时间 。”
此前八艘拖船和挖泥船持续作业,试图浮起搁浅的“长赐”号,然而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
“长赐号”货轮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轮之一,2018年建造,在巴拿马注册,隶属于日本船舶租赁公司Shoei Kisen Kaisha,由台湾长荣海运以租赁方式运营 。该船长400米,宽59米,可载2万零388个标准集装箱 。
在26日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船日本船东Shoei Kisen社长东垣幸人(Yukito Higaki)说,工人们正在继续进行泥沙清理工作,以疏通河岸和运河底部,需要在搁浅船只的船首和船尾下方分别开挖出50至60英尺的缝隙,借助潮汐和拖船力量,希望最早在27日可以将这艘船解救出来 。如果行动再次失败,可能不得不考虑卸下集装箱以减轻船只重量,但那将非常棘手 。
有业内资深人士向本报采访人员解释,“长赐”号吃水16米,参照苏伊士运河工程横截面图信息,该船搁浅处河道一侧仅水深小于11米的航道宽度就有48.9米,估计至少有50米船体搁浅插入浅滩处,加上考虑该船搁浅时的行驶速度和船体重量,该船属于“硬搁浅”;而拖船的牵引力也会因苏伊士运河本身的狭窄而受限;卸下集装箱的操作也相当有挑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