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了吃药可别犯这些错!这5个“雷区”家长要注意!

孩子生病最怕的就是吃药了,药很苦,但是家长在喂孩子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选择,这5个“雷区”家长要注意!宝宝生病了吃药可别犯这些错!
作为父母,最怕的就是宝宝生病 。看着宝宝因为生病而难受的模样,是又焦急又心疼,迫切地希望宝宝能在最短时间内好起来 。
于是,家长一味地信赖电视广告或导购推销,盲目的使用非处方药物,甚至还有一些本身不是从事医学专业或者是非儿科专业的医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把握不好用药量就错误地给宝宝用药,或是让宝宝口服成人药品;更有一些家长自己想当然的认为给宝宝吃的药物量大一些,宝宝就能好得快一些,造成宝宝用药不当受到伤害的悲剧频频发生 。

宝宝生病了吃药可别犯这些错!这5个“雷区”家长要注意!

文章插图
原则一选择药品需谨慎!
? 对于婴幼儿,我们不可以认为减少成人药物剂量就可以,最好选择小儿专用药物,按照年龄段给剂量 。
成人退热药物有很多种,而婴幼儿目前安全的退热药是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 。成人使用的退热药如阿司匹林成分可引起宝宝贫血和紫癜,感冒药物可引起肾脏损伤导致血尿,新生儿使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黏膜糜烂 。
? 宝宝发热,常见原因有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感染性疾病如幼儿急疹 。而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无效的,反而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破坏宝宝自身免疫及影响肠道功能 。
? 宝宝咳嗽了,发热了,一般是上呼吸道感染,如上述90%以上是病毒感染,宝宝咳嗽是因为咽喉部过敏刺激引起的呼吸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化验血常规,C-反应蛋白,明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及时使用抗生素,首选口服药物治疗,方便而且经济 。
带宝宝看病时父母不要主动给医生提出来输液,甚至要求使用抗生素,需要使用抗生素甚至输液时,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体重决定宝宝使用输液的种类,剂量及输液速度 。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
不是输液就能使宝宝好的更快,更不是治疗发热、咳嗽、感冒的常用方法 。但如果秋季腹泻引起宝宝发热、脱水而宝宝又进食不好,这时就需要及时输液治疗、补液,纠正宝宝脱水症状 。
? 宝宝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症状时,一定需要吃感冒药物吗?宝宝感冒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但反过来宝宝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有可能是冷热不均、尘埃过敏、鼻黏膜敏感等引起,这都不是感冒,不需要吃感冒药物 。
【宝宝生病了吃药可别犯这些错!这5个“雷区”家长要注意!】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及抗过敏药物复合制剂,对于两岁以下的宝宝肝肾功能差,不建议使用 。
? 宝宝腹泻了,需要明确宝宝腹泻的原因,是腹部受凉引起肠道蠕动过快引起的,还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还是宝宝对食物过敏引起的,这些都需要逐一辩证,如果宝宝合并感染和发热,给宝宝服用止泻药物,毒素无法排除,宝宝感染只会加重 。
? 宝宝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根据体重和年龄决定剂量,量大只会加大肾脏负担 。
原则二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需谨慎!
由于药物之间会产生物理吸附或化学络合作用而形成配位化合物,联合药物(即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使用不当会降低药物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如抗生素与钙、镁、铝等无机盐类抗酸药物使用,会生成配位化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抗菌效果 。另外妈咪爱等益生菌类药物,在需要口服抗菌药物时,建议间隔两小时,同样同时服用会降低药物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