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据《北美儿童青少年临床精神科杂志》报道 , 北美儿童有暴力行为的 , 男童发生率为6%~16% , 女童为2%~9% 。如此算来 , 大概每十个儿童里面就有一个有暴力行为 。专家估计 , 我国的情况比北美要乐观些 , 但总发生率不会低于1.4% 。
胆小的豆豆 , 摇身一变成“老大”
豆豆是个男孩 , 读小学二年级 。平时表现内向、胆小 , 参加集体活动时缺乏主动性 。近两个月不知为何 , 却出现明显的暴力倾向 , 多次动手打同学 , 甚至用凳子砸人、用铅笔扎人 , 手段残忍 , 口口声声要打死对方;不服从老师的教导 , 不遵守学校、班级纪律 , 老师管教时 , 他大喊大叫 , 甚至咬老师;喜欢炫耀自己的暴力行为 , 拉帮结派 , 还做了几个调皮同学的“老大” 。
老师问豆豆为什么打人 , 豆豆说 , 打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别人也会怕自己 。老师说打人是不对的 , 豆豆就说 , 爸爸也打人 , 打妈妈 , 还打他 。原来 , 豆豆爸近年来生意失败 , 开始酗酒 , 脾气变得非常暴躁 , 行为专横 , 不允许豆豆妈有任何不同的看法 , 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 稍不满意就当着豆豆的面动手打他妈妈 , 有时打得出血 , 非常恐怖 。
对于豆豆 , 也是一不听话就打 , 不允许有反抗行为 , 考试成绩不好会打 , 有时看电视声音大了也会打 。豆豆爸性情变化无常 , 有时突然间对豆豆和豆豆妈很好 , 有时却又突然发火 。用豆豆自己的话说 , 就是不知道爸爸到底要怎样 , 听到爸爸回家的脚步声就害怕 。
经过详细检查 , 心理医生为豆豆排除了智力障碍、精神疾病、多动障碍的诊断 , 认为他的行为属于儿童行为问题——暴力行为 。
豆豆的暴力行为从何而来
社会学习理论用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 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 他认为 , 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联想、模仿和强化 。
“暴力—问题解决”:可怕的联想模式
联想 , 是经典条件反射的一种 。人类可以通过联想来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 , 比如“纳粹”一词常与可怕的罪行联系在一起 , 因此“纳粹”就成了一个令人害怕的代名词 , 因为我们将它和恐怖事件建立起了联想 。豆豆正是这样 , 父亲的行为模式是“分歧—暴力—被打者妥协—问题解决” , 多次重复 , 豆豆便形成了“暴力—问题解决”的联想模式 。
这样 , 当他遇到麻烦不能解决时 , 他就不由自主地出现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本能反应 。
看玩具打娃娃 , 也能学会攻击
其次是模仿 。班杜拉作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把被试儿童分为两组 , 一组儿童观看的内容是:用金属玩具打塑料娃娃 。坐在塑料娃娃身上 , 用木槌捶它 , 用金属玩具的脚踢它 , 嘴里还喊着“打倒它”;另一组儿童观察的内容则是:安静地摆弄金属玩具 , 根本不去碰塑料娃娃 。结果发现 , 那些看到暴力行为的儿童 , 都对塑料娃娃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 而目睹安静地摆弄金属玩具行为的儿童 , 很少表现出对塑料娃娃有攻击性 。
- 中班健康活动谁跳得高教案反思
- 学龄前儿童点心:【香蕉吐司卷】
- 父母如何给儿童进行“右脑
- 儿童活动区域安全措施:对家具伤害说“不”
- 翁帆前夫是谁?普通职员 翁帆爸娶杨振宁孙女是真的吗?假的
- “亚偷情”--你们瞒得了谁?
- 细心发现儿童自闭症早期症状
- 果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
- 儿童性教育的两大关键期
- 儿童常见的养分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