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小组”网络走红为什么一小部分80后要如此“反父母”?亲子沟通不力 , 问题出在哪里?
豆瓣网上的一个热门小组“父母皆祸害” , 目前已经有近2万名组员 , 绝大多数是80后的组员们 , 多在讨论父母对自己的伤害 , 他们彼此安慰 , 相互支招反父母(相关报道详见本报7月23日C6版) 。近日一位叫“G叔”的组员在组里发了一则名叫《从“父母皆祸害”看10大错误育儿习惯》的帖子 。这个帖子的内容在采访人员看来 , 确实非常具有中国父母特色 , 家长们不妨对照看看 , 亲子沟通不力 , 问题出在哪?
原帖重现:
是什么让父母的苦心得不到回报?源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存在10个致命错误:
一 , 对孩子期望过高 , 管教过严 。
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 , 有很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 , 容易对父母 , 对社会产生怨恨 。
二 , 不尊重孩子 , 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 。
这一点 ,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
三 , 不相信孩子 , 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 。
当孩子关上房门 , 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
四 , 不表扬孩子 , 以免孩子骄傲 。
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 , 而妈妈却说 , 受表扬就会翘尾巴 , 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 , 喜欢横向比较 , 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
六 , 爱往孩子身上撒气 , 奚落孩子 。
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 , 稍有不顺就拿孩子撒气 , 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 , 想打就打 , 想骂就骂 。
七 , 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
“你考到全班前3名 , 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大学 , 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 , 让孩子觉得 , 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
八 , 轻易许诺 , 但言而无信 。
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 , 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 , 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
九 , 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 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 , 家长视而不见 , 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
十 , 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
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父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 , 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 , 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
50岁还能和孩子分享喜哀
才是“潮”家长
我们生在开放的80年代 , 长在兴起的90年代 , 我们的父母恰恰生在封闭的50年代 , 长在颠簸的60年代 。
说实话 , 孩子都喜欢“潮”家长 。这个“潮” , 不是说打扮要花枝招展 , 而是指关注的话题不落窠臼 。我结交了不少学艺术的孩子 , 在长辈眼里 , 这批弄潮儿应该是最出位的吧 。但其中就有个女孩十分骄傲地说 , 找老公就要找她爹那型款的 , 既有品位 , 又讲人文关怀 。其实 , 小姑娘小时候 , 她爹倒是父母里唱白脸的角儿 , 打骂也来 , 但打动孩子的是父母的人格魅力和开放的沟通 。她爸从小就带着女儿到处旅游、摄影 , 自己喜欢看书、收古董、养鸟、淘画儿……这些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女儿 。老爹到了50岁 , 一路都和女儿互相分享喜哀 , 永远作为女儿坚实后盾 , 叫人羡慕 。
- 提示:宝宝吃药不宜用糖解苦
- 凌晨突发!最高法院“一锤定音”:590亿世纪大案大反转
- “心罚”比毒打更可怕
- 孩子生病时多做“美味餐”
- 儿童教育,呼唤“全脑革命”
- 最郁闷躺枪!椰树辣眼广告被“张冠李戴” 这家上市公司喊冤:我是“椰岛”啊!
- 年轻人追捧的“朋克养生”、资本眼里的千亿赛道 功能性食品吃的是保健还是寂寞?
- 名单 全球“缺芯” 机构调研不“缺芯” 19家百亿私募还盯上了这15家公司
- 人流前的检查,到底是不是“坑”人的?!
- 孩子都有语言“储藏盒” 父母勿妄自疑其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