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易贫血 早做预防最重要

新生儿贫血较为常见,而在早产儿中贫血发生率更高这是由于早产儿各种生理功能发育更不完善,骨髓造血功能薄弱,过早地停止了胎内的骨髓外造血因而不能适应生后机体快速生长发育,加之铁储存少等等 。因此,早产儿贫血是非常常见的 。
早产儿贫血是非常常见
新生儿贫血发生原因
第一,产前出血 主要是经胎盘失血,包括胎儿-胎盘出血、胎-母输血及双胎间输血 。由于出血隐匿,出血量多少不等,出血速度可急可缓,因此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
第二,产时失血 多由于分娩时产科意外情况、胎盘及脐带畸形而引起 。
脐带异常:正常脐带可由于过度牵扯而突然出血,脐带畸形如脐带血管瘤、迷走血管等,后者是脐带达到其植入处前分出1条或多条血管,其血管壁薄,缺乏脐带胶样组织的保护,极易破裂;脐带帆状植入胎盘,血管亦在无保护情况下穿过羊膜和绒毛膜之间,出血发生率为1%~2% 。
【早产儿易贫血 早做预防最重要】胎盘异常:严重失血常发生于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或剖宫产时误切胎盘而致失血,胎盘畸形以多叶胎盘较常见,每一叶发出一脆弱静脉分支至胎盘,该血管易破裂出血 。
第三,产后失血 生后失血以脐部、胃肠道和内出血多见,近年来由于医院性诊断性取血而引起失血也有所增加 。
贫血的临床表现:急性贫血通常由失血引起,常有苍白、气促、心率增快和低血压,红细胞压积(HCT)起初可正常,但由于血液稀释可在6h内下降 。慢性贫血可有苍白,但因代偿而无临床窘迫症状,肝脾可肿大,部分患儿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
新生儿检查:新生儿贫血可由于失血、溶血和红细胞〔RBC〕生成低下所致 。失血可发生在出生前(胎-胎盘、胎-胎、胎-母输血)、出生时(脐带破裂、前置胎盘)和出生后(颅内出血、内脏破裂) 。溶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也可由母亲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宫内感染和新生儿RBC膜或酶缺陷所致,RBC生成低下在新生儿期极为罕见 。
早产儿生理性贫血
早产儿出生时脐血Hb与足月儿相似,但生理性贫血发生早(4~6周)且重(Hb 70~100g/L) 。胎龄越小,贫血程度越重,持续时间也越长 。这主要是由于早产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低所致,另外也与早产儿RBC寿命短和频繁诊断性抽血有关 。
小编总结:新生儿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特别是早产儿因为各种生理功能发育不够完善,骨髓造血功能薄弱,使得早产儿发生贫血疾病更加常见,因此,早产儿的爸爸妈妈需要多加注意预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