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孩子的才艺潜能?


让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有特长,或者成为某类专门的人才,是大多数父母的共同心愿 。因此,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越早学习才艺越好 。但是,从儿童早期生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年龄太小的孩子由于手的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过早演奏乐器不利于手的发育,五岁以下的孩子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此时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容易使这些组织受到损伤 。
如果练习时间过长或用力过猛,还可能使骨骺受损,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手指缺陷会愈加明显,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拳头握不拢等状况 。而且年纪太小的孩子心理也不成熟,对音乐、美术作品缺乏完整的认知,学习起来会感到吃力 。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过早地学习才艺,只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

如何发掘孩子的才艺潜能?

文章插图
通常情况下,演奏乐器由于需要手指的力量,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 。因此,孩子5岁开始接受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比较合适 。而在绘画上,孩子快2岁时,已经开始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到2~3岁则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到了4岁半开始关注事物细节,并用画笔表现出来;5~6岁时,孩子已经可以用丰富的绘画技巧来表达对身边事物的认识,此时他的观察力、想象力都很强 。
因此,学习绘画从2岁半到3岁开始,最为适当 。可见,幼儿早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孩子学习才艺有一个关键的敏感期,太早或者太晚都是不恰当的 。
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等自身条件的不同,还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以及家庭环境,结合关键期的划分,在才艺适龄期选择适合学习的才艺 。可以先让音乐老师看看,孩子的自身条件是否适合学习某种乐器 。例如,有的孩子手指比较长,容易够得到钢琴的八度;但有的孩子手指很短,弹琴就会有一定难度 。
如果盲目让孩子学习,实在勉为其难 。
孩子的才艺关键期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状态 。很多家长经常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孩子总在画画,或者听到音乐就喜欢摇摆扭屁股,说明他有绘画或者音乐的天赋 。实际上,每个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可能都存在这样的天赋,但能否被激发出来,就跟家长的后天培养和提供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了 。
那么,当孩子处于才艺学习关键期,又表现出某些天赋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孩子的艺术潜力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呢?
一、紧扣孩子的发展水平
父母应该认识到:学习才艺只是让孩子在时间、精力都允许的前提下多些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借此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所以要避免急功近利或者对孩子施加太大压力的行为 。对孩子的要求应该紧扣孩子的发展水平,符合孩子自身实际状况 。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 。
二、以孩子的兴趣为前提
有些家长出于某种考虑而选择让孩子学习美术或者乐器,往往是孩子不喜欢的 。孩子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的是被训练、被安排的感觉,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明显,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 。兴趣是引发学习的重要动力 。只有感兴趣的,孩子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兴趣很大程度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因此家长可以因势利导,带领孩子听听音乐,逛逛画展,多感受身边的生活,从而培养孩子对于艺术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