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贷“暗门”被堵!严查“风暴”下仍存暗箱操作( 二 )


与此同时 , 广发证券的研究数据显示 , 从去年2月至今年2月 , 住户经营性贷款的增速从11.7%上涨到24.3% 。
同时 , 采访人员也注意到 , 国有四大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速较为明显 。财报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末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个人经营贷款分别达5216.38亿元、3795.54亿元、1384.81亿元、1209.85亿元 , 分别较2019年末增幅为50.8%、43.60%、188.18%、117.76% 。
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告诉采访人员:“2020年全国的经营贷增加了2.2万亿元 , 相当于2019年和2018年的总和 。而事实上 , 很多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 , 无法持续经营 , 信贷需求应该是减少的 , 而现实中的中长期贷款却出现了大量增加 , 这显然是不符合正常的经济运行逻辑的 。”他向采访人员指出 , 其中相当一部分贷款应该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
尹中立还告诉采访人员:“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幅度较大的城市中 , 上海市最为典型 。2020年上海市新增加贷款6741.6亿元 , 比2019年多增了1131.7亿元 。其中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加了1525.3亿元 , 同比增长41.5% 。”
与此同时 , 部分热点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自去年年初开始上扬 。以上海为例 , 自去年5月份 , 上海楼市开始复苏 , 并在第四季度房价呈现较快上涨的局面 。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 去年末 , 上海市新建及二手房价格的涨幅 , 创下了近三年半来的新高 。其中 , 新建住房价格同比上涨4.2% , 二手住房价格同比上涨6.3% 。与此同时 , 去年上海市住房销售规模为5268.85亿元 , 同比上涨18.2% , 其中第四季度的销售规模为1656.64亿元 , 同比增长44.9% , 占去年总规模的30%左右 。
事实上 , 热点城市经营贷规模与房价同时上涨的背后存在着经营贷违规进入楼市的现象 ,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监管层的注意 。在1月末 , 上海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 , 要求本地银行进行自查 。3月26日 , 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 要求各地严格管控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现象 。
“2020年许多银行放了很多经营贷的借款 , 存在经营贷违规入楼市现象 , ”招商银行原副行长丁伟告诉采访人员 , “该类现象确实对房价造成了影响 , 否则监管层不会花费这么多精力在各地排查 。”
交通银行首席房地产分析师夏丹告诉采访人员:“本次新政与去年出台的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思路一脉相承 。”她指出 , “三道红线”聚焦房企资金链 , 限制房企融资无序扩张 , 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 即“两个占比” , 则指向房地产领域资金供给源头 。此次“房贷入市”则进一步扩大到直接房地产贷款以外 , 以“堵暗门”的方式防止企业和个人挪用经营贷 。
中介和银行成背后推手
经营贷“置换”房贷 , 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
在这条产业链上 , 贷款中介则成为连接购房者、房产中介、资方、空壳公司等环节的核心 。资方负责提供过桥垫资 , 空壳公司则可以帮助购房者解决专项贷款合同等问题 。采访人员经过调查发现 , 贷款中介往往会以“低利率”“零风险”“与银行内部有关系”等说法诱导购房者进行违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