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苗族的来历习俗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 。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 。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 。山环水绕 。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

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苗族的来历习俗

文章插图
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来历习俗
【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苗族的来历习俗】 苗族的起源
苗族族称古老 。最早见于甲骨文中 。唐宋以前 。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 。宋以后 。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 。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
苗族根据语言差异分为三大方言 。分别为苗语东部方言(亦称湘西方言)、苗语中部方言(亦称黔东南方言)和苗语西部方言 。苗族的自称 。在湘西地区的苗族称“仡熊”(果熊) 。而在其它地区称“卯”、猛”或“蒙”等 。“猛”或“蒙” 。黔东南苗语意为“树心” 。传说枫树心生“妹榜妹留”(蝴蝶妈妈) 。“妹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 。故把“猛”或“蒙”作族称 。西部方言苗族自称为hmongb(蒙) 。有意为“人”等词义 。局部地区称为“嘎闹” 。意为乌 。或许是古代乌氏族图腾的遗迹 。历史上 。曾按其服饰、居地等方面的不同 。在“苗”字前面冠以不同的名称 。1949年以后 。统称为苗族 。
关于苗族族源 。与早在四千多年前 。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 。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 。与苗族有亲缘关系 。有人认为古代三苗与苗族有渊源关系 。有人则认为今日之“苗”可追溯到古代的“髳”人 。此外 。还有驩兜说、夜郎说、巴郡南郡蛮说、盘瓠蛮说、武陵蛮说等 。
有人提出传说时代的蚩尤、唐虞夏时代的三苗、殷周时代的髳、春秋战国时代的荆蛮、秦汉时代的黔中蛮或武陵蛮 。都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 。是苗族先民在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 。
总之 。根据史籍记载和传说 。苗族先民殷周时代已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 。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动 。秦汉时 。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 。小部分继续迁徙到黔东南都柳江流域 。嗣后 。由于战争、饥馑、疾病流行、生育繁密、农田丢荒等原因而不断迁徙 。
苗族的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 。崇拜自然 。祀奉祖先 。“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 。一般是七年一小祭 。十三年一大祭 。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 。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 。跳芦笙舞 。祭祀先人 。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 。以求增进感情 。家庭和睦 。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 。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主要是东部方言苗族 。苗语称“Baddeibzhal”(芭代周) 。
自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传教士深入我国内地传教 。在滇黔川交界地区、贵州凯里、湖南沅陵等地区有一些苗族群众皈依了基督教 。在滇东南有少数苗族信仰天主教 。尤其是滇东北、黔西北一带的基督教信仰曾经势头强盛 。影响极大 。外国传教使团或者传教士们在苗族地区开设了许多的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甚至实施了一些经济发展项目 。对于苗族社会的进步、政治地位的改善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用 。著名的牧师有安顺的党居仁、柏格理、张道慧、王树德等 。前二者均殉职苗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