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控能力可从两岁左右开始培养


 导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1-2周岁儿童没有明显的抗拒引诱和延迟满足的能力,2-3岁儿童自控能力有明显进步,4-5岁儿童开始使用一些规则或策略来抑制当前行动,使延迟满足在心理上容易承受,5-6岁儿童抑制力更强 。
自我管理是社会化的基础,它和所有的发展领域都有联系—生理、认知、社会化和情绪等 。对于学龄儿童来说,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学习成绩,比情商更有助于社会交往 。
儿童的自控能力
从两岁左右开始形成
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发展起自律和自控的能力,能主动控制自身行为,以符合主观的价值观、期望、标准和规则 。不过,两岁以下的婴幼儿还不具备自控力,在两岁左右,这种自控能力才开始萌芽 。有研究表明,一个两岁的孩子在被允许触摸某件物品之前,能够单独等待四分钟左右 。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就能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责任感 。在大多数孩子中,自我管理的全面发展至少要到三岁时才开始 。
随着认知和理解能力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孩子基本上能清楚地分辨负罪感和害羞感 。当他们认为自己违反了道德时,害羞感和负罪感就会随之产生 。八岁左右,他们的自尊感、自己控制语言和情感的能力增强,当他们违反规则时会感到害羞,当他们能够调控自己的行为并按要求去做时会感到骄傲 。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生家长来说,最头疼的事情不是孩子的智商不高、情商不够,而是孩子做事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总是坐不住 。后者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自控力 。当孩子发展起自控能力以后,他们就能控制冲动,会等待并延期行为,忍受挫折,延迟满足,开始尝试制订计划并执行计划 。
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控力,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充足睡眠
是自控力的“能量场”
长期睡眠不足,会让人更容易感到压力、萌生欲望、受到诱惑,还会让人很难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 。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相对不是太大,家长需要尽可能保证他们的睡眠时间在每天10小时以上,让他们的生理能量始终保持富余 。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形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 。
专注力
是自控力的“试金石”
在能够控制行为之前,孩子需要能够管理或者控制注意力 。专注力大都是在玩耍、游戏、运动、户外活动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培养起来的 。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一定能做到专注 。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情,也可能做到专注,但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控力 。
通过玩拼图、找不同等很多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完全投入游戏时,他们根本就不会受外界影响而分心 。专注力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不能等到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才开始重视 。除了拼图、找不同这些游戏之外,再推荐几个有助于培养专注力的游戏:
1.木头人游戏 。大人和孩子齐声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不管什么姿势,都要保持不动,静止几秒钟 。
2.被窝游戏 。周末的早晨,不着急起床,和孩子躺在被窝里,跟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口令 。说口令之前,在被窝里扭来扭去、钻钻爬爬,怎么动都可以,但是随着口令,就不能动了,静静地互相看着,谁先笑、谁先动就输了 。
3.纸箱游戏 。准备一个稍大的纸箱,两边挖出可以把手伸进去的圆孔,里面放一些不同质地的东西,让孩子伸手去摸,猜猜是什么东西 。也可以多挖几个圆孔,大人的手也伸进去,互相摸摸,猜猜是谁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