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新生宝宝需要达到的几项指标


足月儿
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指胎龄满37周~42周(260~293天)出生,体重大于2.5kg,并小于或等于4.0kg 。无任何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
外观特征:胎毛少,哭声响亮,皮肤红润,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骨发育好,耳舟清楚 。乳晕清晰,乳房可摸到节节,大约3cm;指(趾)甲超过指(趾)尖;男婴睾丸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完全遮盖小阴唇,足底纹多而交错 。四肢肌张力好 。
体温: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能力差 。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 。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 。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要适宜,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血液易浓缩,出现脱水热;室内体温过低,产热不足,则出现新生儿硬肿症 。
免疫系统: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不健全 。脐部为开放性伤口,细菌容易繁殖并进入血液,发生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不易患一些传染病是由于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免疫球蛋白IgG,而免疫球蛋白IgA尤其是分泌型IgA、IgM,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因此新生儿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 。
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 。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因此易发生溢乳 。新生儿肠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也易使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产物通过肠壁而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 。生后12h内开始排出胎粪,3~4d排完 。如生后24h内未排胎粪者应进行检查 。
循环系统: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巨大变化,脐带结扎,肺血管阻力降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出现功能性关闭 。心率波动较大,平均120~140次/min,足月儿血压平均9.3/6.7kPa(70/750mmHg),早产儿较低 。
小编点评:足月儿的五官轮廓较为明显,脸色红润,声音响亮 。但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父母在温度方面多加注意 。且免疫系统还未健全,脐部护理更需要小心护理,以免发生感染性疾病 。

足月儿的特点
呼吸系统: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 。出生时经产道挤压,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由肺间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 。新生儿在第一次吸气后,出现啼哭,肺泡张开 。呼吸浅快,40~45次/min.新生儿胸腔较小,肋间肌较弱,胸廓运动较浅,主要靠膈肌运动,呼吸呈腹式 。
泌尿系统:出生后,一般在24h内排尿,48h未排尿者需检查原因 。新生儿尿稀释功能尚可,但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较差,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过多的水和溶质,易发生水肿或脱水症状 。
神经系统:新生儿脑相对较大,约重300~400g,占体重10%~20% 。生后具有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反射 。出现神经系统疾病时,原始反射暂时减弱或消失 。正常情况下,原始神经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 。
血液系统:新生儿在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出生时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相对较高,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约占70%,后逐渐被成人血红蛋白替代 。
能量和电解质需要量:新生儿热卡需要量取决于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在适中环境下,新生儿期平均每日所需热卡约418~502kJ/(kg.d)(100~120kca1/(kg.d)) 。钠、钾每日需要量各约1~2mmo1/kg 。
【足月新生宝宝需要达到的几项指标】小编总结:足月儿的身体素质要比早产儿好,机能发育也较好,因此,妈妈只需要小心护理,避免犯一些禁忌,导致宝宝生病,那么宝宝一定能健健康康的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