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炒鞋诈骗百万!95后的他10万买车、8万买衣服 最终被判刑10年半

_原题为:大学生炒鞋诈骗百万!95后的他10万买车、8万买衣服…最终被判刑10年半
摘要【大学生炒鞋诈骗百万!95后的他10万买车、8万买衣服 最终被判刑10年半】“男孩一面鞋墙,堪比一套房 。”近年来,鞋圈文化盛行,“炒鞋”甚至被戏称为新的“投资风口”,投机行为的背后,不仅隐藏了市场泡沫风险,更有不法分子借“炒鞋”为由进行诈骗 。
“男孩一面鞋墙,堪比一套房 。”近年来,鞋圈文化盛行,“炒鞋”甚至被戏称为新的“投资风口”,投机行为的背后,不仅隐藏了市场泡沫风险,更有不法分子借“炒鞋”为由进行诈骗 。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对一95后炒鞋被告人小严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小严不服提起上诉,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二手网站相识,虚构“鞋圈大佬”形象
被害人黄某称:“我与小严是2019年4月通过某二手网站相识,相熟后互相添加了微信 。闲聊中,他透露自己在鞋圈资源很多,美国、韩国等地都有他的专业买手,在成都有一家实体店,还有一辆兰博基尼的豪车 。我就觉得这个人在鞋圈很有能量,也向他咨询了很多投资球鞋的方向 。”
在小严给了被害人黄某投资建议后,当时还是在校大学生的黄某对于小严“球圈大佬”的形象更是深信不疑 。于是,2019年5月,黄某主动向小严询问部分限量球鞋的价格,发现小严处货单球鞋单价比市场便宜了上千元 。觉得当“中间商”有差价可图,黄某立马网上发布了售卖限量球鞋的广告 。
很快,黄某便接到了很多“散户”的球鞋订单 。收到“散户”的货款后,他便向小严购买相应的款式球鞋,不到三个月已向小严转账“购鞋款”137万余元 。但是到了约定的发货时间,小严却以各种理由拒不按时发货,黄某的心里慌了 。
2019年6月底,黄某到小严的山东老家想要找到小严本人问清楚,但是小严却避而不见 。10天后,黄某终于在其老家的火车站找到小严本人,两人在火车站补充签订了书面购鞋合同,黄某再次支付了部分尾款,小严方向黄某在武汉的客户小陈发了包裹 。可是让小黄没想到的是,客户小陈在收货后却告诉小黄,所谓的限量版球鞋竟是假货 。此时,黄某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骗子,向苏州警方报警 。
“期鞋”交易,让炒鞋党钻了空子
什么时候察觉到对方是骗子?黄某坦诚称:“我一共向小严买了450双左右的期货球鞋,只有6双武汉的球鞋发货了,而且还是假货 。他不发货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还躲着不见我 。我也问了圈子里的人,根本没这号人,不像他自己吹嘘的那样 。”
“三个月中,小严几乎没有任何发货,那你为何还要继续向小严订货?”警方这样问黄某 。
黄某则说:“这是因为鞋圈有自己的规矩和潜规则的,我买卖的鞋子都叫做期货,也就是还没有官方发售的鞋子,鞋子发售之后还需要经过物流、海关等,所以我们约定了在官方发售后28天内发货 。小严就是打了这个期货的时间差,让我一直对他保持信任,在7月初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100多万 。”
购鞋款挥霍一空,用于“报复性消费”
在讯问中,小严称,自己并未诈骗黄某,他已经将购鞋款都转账给了其上游的渠道商,甚至向警方说出了数个“鞋圈”知名炒鞋商及具体转账金额,同时向警方表示,自己在北京与成都均有实体店股份,可以退还被害人黄某一半的“购鞋款”,还虚构其受唐某指使“拖货”欺骗黄某,并约定与黄某四六开分账 。
公安机关至北京调查后,发现小严自称有股份的店铺员工根本不认识小严,在进一步核实后,才发现小严根本不具有任何实体店股份,也没有向所谓的上游炒鞋商支付“炒鞋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