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宝宝睡姿 各有优劣

俯卧位睡姿优点:
【婴儿宝宝睡姿 各有优劣】有安全感胎儿在妈妈子宫里就是腹面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 。因为人体的腹面部相对于背部来说缺少骨骼的保护 , 容易受到外界伤害 , 且比较敏感 。这种睡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 , 把身体最脆弱的部分保护起来 , 睡熟时更有安全感 , 容易睡得深 , 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 。
益于胃的蠕动及消化 俯卧睡时胃内容物不容易反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呕吐 , 反而蠕动到小肠中 , 有利于消化吸收 。
俯卧位睡姿缺点:
易引起窒息在西方 , 小儿科医师都会告诉家长不要让宝宝趴着睡 。因为趴着睡导致宝宝猝死的几率比较高 。虽然睡姿本身并不是宝宝猝死发生的必要条件 , 但还是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宝宝的头较重 , 而颈部力量不足 , 在不会自如地转头、抬头或翻身时 , 尚无保护自己的能力 , 口鼻易被枕头、毛巾等物体堵住 , 因此 , 趴着睡觉容易发生意外窒息 。
不利于散热 胸腹部紧贴床铺 , 不易散热 , 容易引起体温升高 , 或者由于汗液积于胸腹而产生湿疹 。
四肢手脚不易活动 由于俯卧限制了四肢的活动 , 因此孩子手脚活动相对来说偏少 。趴着睡觉会压迫内脏 , 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
侧卧位睡姿优点:
右侧卧可减少呕吐或溢奶由于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位 , 胃的入口贲门肌肉松弛 , 而出口幽门肌肉较紧张 , 且胃的出口与十二指肠均在腹部右侧 , 所以 , 喂奶后可让宝宝右侧卧 , 使胃内容物更易流到小肠 。同时 , 万一发生呕吐 , 侧卧可使口腔内的呕吐物由低的一侧口角流出 , 而不至于流入咽喉、气管 , 发生误吸或者窒息等意外 。
帮助肺部痰的引流 如果一侧肺部发生炎症 , 可采取另一侧卧姿 , 使发炎部位的分泌物(痰)易于流出气管 , 从而减少对气管的刺激 , 缓解咳嗽等呼吸道不适 。
减少打鼾 宝宝打鼾多由咽喉部分泌物及软组织相互振动产生 。侧卧可以改变咽喉软组织的位置 , 减少分泌物的滞留 , 使呼吸更顺畅 , 也就不会打鼾了 。
头形好看宝宝的头形与枕头无关 , 与宝宝的睡姿有关 。刚出生的宝宝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 , 各个骨片之间仍有成长空隙 , 直到15个月左右时囟门闭合前 , 宝宝头部都有相当的可塑性 。宝宝头部某一方位的骨片由于长期承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 , 其生长的形状必然会受影响 , 容易把头形睡扁、睡偏 。从小就习惯仰着睡的宝宝 , 头形通常会比较扁 。如果想要改变宝宝的头形 , 可以每2~3个小时给宝宝更换一次睡眠姿势 , 最好仰卧与侧卧交替 , 睡出漂亮的头形 。
侧卧位睡姿缺点:
左侧卧易引起呕吐或溢奶 因为胃与食道的交界偏左侧 , 左侧卧时胃内容物易回流到食道中 。
维持姿态比较累 宝宝的身体是滚圆的 , 四肢又比较短 , 维持侧卧姿势并不容易 , 需要在宝宝背部放一个枕头 , 帮助撑住背部 , 来维持侧着睡的姿势 。
仰卧位睡姿优点:
不必担心窒息 仰卧时孩子口鼻直接向上接触空气 , 一般不会有外物遮堵而影响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