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伤到“说谎”孩子的自尊心


计算课上,我正在给小朋友讲述5的加法,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两幅图画:
一幅的草地上有两只蝴蝶,另一幅上则有三只 。我问孩子们,两幅画上共有几只蝴蝶,大部分孩子都能说出正确答案 。接着,我要求孩子们用算式(2+3=5)表现出来,他们也都很快地完成了 。

我注意到,琪琪并没有专心看黑板,她一直在玩橡皮,我怀疑她根本没有听,特意问她:“琪琪,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她头也不抬地回答 。
接下来,我又演示了“4+1=5”、“2+3=5”、“3+2=5”等算式,只有在“1+4=5”的演示中,琪琪才把橡皮放进口袋,但注意力也并没有特别集中 。我再次问她:“你明白了吗?”她还是坚持说:“明白了 。”为了让孩子们加深记忆,我让他们把讲过的算式写出来,结果,琪琪只写出了“1+4=5”这一组,另外的“4+1=5”、“2+3=5”、“3+2=5”都没写出来 。

下课后,我把琪琪叫到一边,告诉她上课应该认真听讲,只有认真听讲才能明白老师在讲什么,同时不懂的时候不要说懂 。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知道了,以后要认真听课 。”
进入大班的孩子视野正逐渐开阔,吸收的知识、接受到的信息慢慢增多,同时,自信心、自尊心也在发展,在一个班集体当中,就好像我们成年人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要学习交往,学习应付不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随口而出的谎言也就随之出现了 。
大人们说谎有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但孩子呢?这也许不能一概而论 。就拿琪琪来说,她知道自己上课不认真,她可能想的是:如果承认了上课不认真,老师就会批评 。她的说谎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也显示了她懂得维护自尊的心态 。当然,孩子说谎也并非完全如此,有些是因为逃避责任、保护自己、或者是逃避惩罚……在生活中,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和老师都要注意观察,发现孩子有说谎的倾向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因为孩子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如果不予以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是非不分、好坏不辨的严重后果 。
但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会伤到孩子稚嫩的自尊心 。


与孩子沟通要讲究方法
对孩子讲述“大道理”(2)



大道理5:诚实——把真话告诉大家
棘手的难题:你在孩子的裤兜里发现了一个新玩具,但你知道这不是他的 。
你6岁的儿子辩解说这是他自己找到的 。你很怀疑,但没有深究 。然后你就接到了儿子朋友妈妈的电话,她委婉地询问你的孩子昨天在他家玩的时候是不是误拿了一个玩具回家 。

简单的教导: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清楚地知道拿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 。所以,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
“我刚接到某某妈妈的电话 。她说她家有一个玩具不见了,听起来好像是你没有说一声就拿走了这个玩具 。你是怎么想的?现在是你和我说实话的时候了 。”
如果你的孩子仍然一口否定,那么你就该严厉一些了:“偷东西是会伤害别人的 。小朋友一定不高兴 。你可能感觉也不好,因为你知道这个玩具不属于你自己 。而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还说谎隐瞒,这就更糟糕了 。”最后,坚持让孩子把玩具尽快还回去 。
大道理6:尊重——对别人心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