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 小儿黄疸退黄消疸黄疸,是指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的一类疾病:新生儿黄疸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胎黄 。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 。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 。
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来言,生理性黄疽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
生理性黄疸,大都在生后第3天出现 。早者在生后第二天出现,迟者可在第5天出现黄染,其色泽―般较轻浅,呈浅黄色,―般2-3天消退 。稍重者可延迟到出黄疸的5-6天后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最多也不应超过7-10天 。超过14天的黄疸为迁延性黄疸,或由它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顺序,一般先见于面部、颈部、然后遍及胸腹及四肢,巩膜――即眼睛中发白的部分也出现黄染 。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是与小儿山生后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有关 。有一种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的胆红素的转移酶,要在小儿小生后3―5天才能成熟,所以此期间,新生儿体内会出现过多的胆红索而表现为黄疸 。当这种转移酶成熟后,就会将多余部分的胆红素消除,黄疸也就消失了 。所以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它是人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
病理性黄疸则不然,它是因各种病因引起 。有些疾病还相当严重,可危及到小儿的生命 。新生儿溶血是最常见的黄疸性疾病,它是由于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出现溶血,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 。若体内大量的胆红素侵犯到人的中枢神经细胞核,其发生的黄疸就比较严重,医学上称之为核黄疸,其病死率较高,并且容易留有后遗症 。最常见的治疗办法是换血 。轻症可采用光疗,又叫蓝光照射,此法为治标之法,不能治本 。因此,光疗不能代替换血,但可减少换血的次数 。新生儿肝炎的主要表现为黄疸,常常出现在新生儿期,因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就诊,在检查确诊后,经一定的治疗60―70%的病人可以治愈,并且预后较好 。先天性胆管闭锁的病人出生时,外表均正常,在生后1―1周后,开始出现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其黄色较暗,略带棕绿色 。西医称之为绿色黄疸,中医认为属阴黄范畴,其粪便为灰白色是其另一大特点 。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限制,只有部分病人可采用手术治疗 。此外还可采用激素疗法,但本病预后较差,儿3个月后,肝脏开始硬化,6个月到2岁内因肝功衰竭而死亡,仅少数患者存活较长 。
中医一般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 。阳黄是热毒实邪所为,其黄如桔色鲜明 。阴黄为寒湿所致,其黄色晦暗 。但临床发现仅用阴黄、阳黄尚不能全面反映其复杂病情,所以临床一般将小儿黄疸分为湿热型、热毒型、瘀滞型、脾湿型四种 。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也可使用茵栀黄注射液静点,每日1次热毒型黄疸的发黄多在生后较晚的时间出现,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 。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 。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
- 黄疸型肝炎的原因、症状及治疗
- 王宝恩:黄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 关于黄疸的表现形式在诊断上的价值的问题
- 壁挂炉水压到2会坏吗
- 微信屏蔽是什么意思
- 小米米家智能摄像机云台版怎么连接手机
- 苹果耳机坏了一年内是免费更换吗
- 怎么看手机是国行还是美版
- 鼠标卡顿不流畅是什么原因
- 抖音在吗加我养个草什么意思 养草是什么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