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60.8万辆 同比增12.4%( 四 )


目前的整车库存持续降低 , 供需处于低水平平衡 , 导致很多经销商库存持续处于低位 , 库存资金占用压力降低 , 销售价格相对稳定改善 , 部分高端车型促销小幅收缩 , 而车商维修服务盈利保持稳定 , 因此今年是很多经销商的好日子 。
4、1-4月汽车出口总体表现较强
在海外疫情冲击下 , 据海关统计:2021年1-4月中国汽车出口58.5万辆 , 出口量同比增长83% , 出口额88.82亿美元 , 出口额同比增长105.7% , 平均单车均价1.52万美元 , 平均单价提升12% , 中国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尤其是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出口利好明显 , 中国对欧洲出口暴增 , 1-3月新能源出口欧洲2.3万辆 , 主要是出口西欧 , 而且对澳大利亚等国出口表现也很好 。
德国日本韩国等汽车强国的出口占本国产量的50%-70%左右 , 这也是汽车强国的标志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出口的目标国市场 , 面临打游击而缺乏根据地 , 缺少真心朋友 。目前这种局面逐步改善 。
今年汽车出口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仍然是乘用车的增长空间 , 尤其是在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出口表现相对较强 , 而欧洲、墨西哥等市场近期较强 。上汽集团、长城等东南亚的根据地建设也取得一定效果 。
但从国贸环境、物流条件、当地零部件配套体系、挑战当地领军品牌能力等综合考虑 , 东盟和澳洲是最好的市场 , 东欧和独联体市场也是很好的游击区转根据地的机会 , 澳洲市场考虑到政策环境的多变性 , 需要企业持续加强抗风险能力 。
新能源车出口总体表现较强 , 虽然印度疫情导致新能源低速车出口下降较大 , 但对欧洲新能源车出口增长迅猛 , 上汽与特斯拉等表现较强 , 特斯拉中国出口14174辆 , 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2378辆 , 爱驰汽车出口335辆 。
进军欧洲是中国电动车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 必须抓住时间窗口机遇 。综合判断未来欧洲市场的政治、经济环境整体较为稳定 , 西欧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日益提升 , 且充电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 , 欧洲电动车潜力大 , 而目前欧洲新能源体系竞争环境仍处于群雄逐鹿阶段 , 很多优秀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可以借助熟悉欧洲环境的优势 , 因此进军欧洲新能源是其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很好的机会 。
但两三年后 , 特斯拉的欧洲工厂和电池体系逐步建立 , 中国新能源出口窗口期很可能就会过去 , 因此需要加速拓展欧洲新能源市场 。
5、汽车市场产销规模会突破4000万
目前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是阶段性调整 , 并非进入存量竞争 , 未来销量规模仍会拉升到新的规模 。首先是汽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 个性化出行的便利性提升 , 老年化对个性化出行的需求增长 , 不发达地区的出行需求进一步被挖掘 , 目前北京的私车普及率仍是全国最高的 , 未来随着出行便利化的满足 , 先导城市的私家车普及现象将有望渗透到县乡市场 。而北京等大城市市场的网约等需求强大 , 并未影响私车普及 , 更多的出行方式从公交地铁等低效率出行改为乘用车出行 。
从碳排放和碳中和角度看 , 汽车行业应该是未来发展空间最大的 , 相对于钢铁水泥等成熟工业 , 汽车行业的减排应该更多与促消费协同考虑 , 不应把汽车行业的碳排放成为压制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