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宝宝“探索行为”大揭秘


【【专题】宝宝“探索行为”大揭秘】宝宝学习的过程,就是积极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而探索精神是宝宝认识世界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包括了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宝宝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而且宝宝各个方面的潜能发展水平,都依赖宝宝生动、反复的探索,因此探索精神会影响宝宝的一生 。不要阻止宝宝探索本能 。国外家长对待宝宝探索世界的态度是怎样的,较经典的例子就是那个“吃生饺子”的故事 。当什么都不懂的宝宝,抓起桌上刚包好的生饺子就要往嘴里送时,在一旁的大人丝毫没有要阻止他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宝宝把没法吃的生饺子送进了嘴里,然后又看着宝宝把饺子吐了出来 。“吃过一次,他就知道不好吃了 。”国外的家长就是这样想的 。
“发现”是宝贝不可遏制的天性,那些有幸能够将这种乐趣保持下来的宝贝,会有更多的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欲望 。只要父母引导得当,宝贝的这种天性就不会被磨灭,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探索事物奥秘最强劲的动力 。宝贝赖以“发现”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玩具、游戏、户外活动和家务活 。1、通过玩具发现世界 。好的玩具没有固定的玩法,宝宝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到更多的趣味 。不管他是拿在手里玩,还是往地上砸,或者违反玩具说明书的指导玩得异常离经叛道,那都是宝宝“发现”玩具趣味的方式 。2、通过游戏发现世界 。游戏永远都是宝宝的最爱,无论游戏规则本身的改变,还是游戏过程中一些小小的“突发事件”都会让宝宝的每一根神经变得兴奋起来,开启他的“发现”之旅 。走出户外,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物与事件让宝宝“发现”的积极性彻底调动起来,他会满心好奇地挖掘一切有趣的事物,发现很多父母都可能不曾注意到的奇怪事物 。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养成好奇与探究事物奥秘的习惯,同时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就习得一种全方位、多方位思考,以及以同样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以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 。这一切对宝宝长大后养成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甚至自学的习惯都将大有裨益 。这样长大的宝宝将来思维就不会僵化,也不会人云亦云,一定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 。3、通过家务发现世界 。家务活对成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工作之外的负担,但是对宝宝来说,它更多的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所以从1-2岁开始,宝宝就会变得非常喜欢做家务 。如果父母提供给他做家务的机会,他就会通过这些活动“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培养宝宝“发现”的能力,让他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根本就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刻意为之,在生活中随处遇到的一件细微得你根本都不在意的小事情上,父母的这种教育就可以很自然地融合进去 。4、父母引导宝宝进行“发现”之旅需要遵循的原则:尽可能让宝宝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不要总是根据父母的想法来对他的行为指手画脚;不要动不动就打断宝贝正兴致勃勃进行着的活动,这会打消他去“发现”的积极性;当宝宝在他的“发现”活动中受到时,不要苛责他,而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帮助他渡过难关;引导宝宝“发现”的活动要有节制,不能让他过于疲累;父母不要强制性地给宝宝提出任何建议,而要指导性地给宝宝提出建议;孤立的“发现”毫无意义,因此父母要鼓励宝宝将他的“发现”与他已经理解的事物联系起来 。
 
1、让宝宝获得珍贵的直接经验通过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得到的直接经验是很宝贵的,相比机械记忆的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更能被宝宝掌握,并内化成个人能力的一部分 。你当然可以一边阻止宝宝吃生饺子,一边很亲切地告诉宝宝生饺子不能吃的原因,但这远远比不上让宝宝亲自尝试一下来得印象深刻 。宝宝一生要走的路还那么长,你不可能每次都在他要“吃生饺子”时都恰巧在他身旁 。宝宝“亲身尝试”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能力的培养是依靠经验的累积,体验越早、经验越多、能力也越强 。这样的宝宝以后长大了,你也可以放心地让他去闯天下 。2、别扼杀了好奇心对于刚出生的宝宝而言,这世界是多么神奇啊,他们什么都想知道 。他们观察、他们尝试、他们比较,在探索中自得其乐 。他们东摸摸、西摸摸、什么都往嘴里塞,到稍微大一点了,就开始弄坏玩具,撕坏东西,会说话了就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 。这都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是要培养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宝宝呢,还是要一个呆呆的、懒惰的宝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是否能够提供一个让宝宝探索认识世界的环境 。爸妈们不要太过保护,也不要缺乏耐心 。3、和宝宝一起探索世界4~6岁,这一时期的宝宝,依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加上日渐增强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的探索能力空前增强 。妈妈可能会突然觉得宝宝有时又点烦,要不整天就问“为什么”,天为什么是蓝的?树叶为什么是绿的?为什么我是男孩子……,他们可以在一切日常的现象和事实上加上一个“为什么” 。要不就是成天搞破坏,今天闹钟被拆了,明天花盆里的花和土被抠出来了,后天又把金鱼喂撑死了……该如何对待这一时期的宝宝呢?与这个时期的宝宝交流,爸爸妈妈的智慧非常重要,否则就可能扼杀了宝宝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4、多问宝宝几个“为什么”这一时期宝宝会有很多成人看不懂甚至看了很恼怒的行为,就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破坏行为,漂亮的花不让好好地开着,却给你倒了出来;闹钟被拆成一堆零件无法还原,诸如此类无法想象的事情还会有很多 。看到这些场景很多家长可能会怒火中烧,但是一定要记住别急着向孩子发火,也许他在花盆里发现一个蚂蚁窝,兴致勃勃考察了蚂蚁的巢穴,甚至看到了蚁后和蚂蚁的蛋宝宝;也许他只是想看看是什么驱动着那些指针在转动…… 。问问宝宝“为什么”吧,宝宝的每个行为都会有一个原因,如果你能让宝宝说出动因,甚至开心地与他分享他探索的结果,甚至与他一起做更多的探索,一个小小的科学家会就此受到最好的启蒙教育 。5、鼓励想象而不是解释道理这一时期宝宝的很多为什么并不是真的追究背后的道理,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从大人那里得到一个说法 。而宝宝的很多问题也不是每一个成人都能够解答的,然而,即便是成人能给出科学的解释,宝宝也未必就能理解 。而且这一时期的宝宝会对世界万象有很多基于自己经验的解释,因此,换一种思路,让宝宝说出自己的思考和解释,鼓励宝宝自己进行想象比给出一个科学的答案更重要 。比如当宝宝问“妈妈,太阳为什么会下山”时,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告诉宝宝一个故事般的答案,如“妈妈要上班下班,太阳公公也要上班下班”或“太阳公公瞌睡了,要回去睡觉了”,“月亮婆婆要出来了,所以太阳公公要先走”……并鼓励宝宝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而没有必要去解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科学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