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摩托之父本田( 五 )


载有A型发动机的车子十分畅销 。
宗一郎并不满足,又以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为目标,相继研制出性能更好的B型、C型发动机 。
为了检测自己的劳动果实,载有C型发动机的自行车参加了东京日美对抗赛,并获得了胜利 。
宗一郎又向自己的纪录挑战,研制出D型——一种98CC、2.3匹马力的发动机 。他认为挑战和改良相结合,就会产生出不可估量的动力 。功率太大了,宗一郎又改进车身,终于试制出第一辆新车 。"以速度寄托自己的理想",所以这辆试验车被命名为"理想号" 。这是从自行车到摩托车的一次质的飞跃 。
正在这时候,本田宗一郎认识了藤泽武夫 。人称"技术的本田宗一郎,经营管理的藤泽武夫"相识了,从此,奠定了公司飞跃发展的基础 。
当时面对的难题是:尽管产品供不应求,不断扩大产量,却没赚到钱,原因是不能如数收回货款 。原来主顾是一些小自行车店和黑市投机者,还有一些是想挥霍一把的退伍军人 。
一些商店昨天还在营业,今天就关门倒闭了 。店主和家人出逃,赖账者屡见不鲜 。因此,宗一郎感到,生产量越大,自己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大 。虽然有精良的技术,但没有经营管理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经验是不行的 。
宗一郎和藤泽一见面就定下了今后将相互合作下去,不是董事长和职工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事业伙伴 。
藤泽果然具有经营管理和销售方面的才能,不久公司各项业务就走上了正轨 。
宗一郎把管理的事放手让藤泽去干,自己则和河岛共同研制出顶阀式发动机 。两个月后,划时代的"理想正型"摩托车终于试车成功了 。不久,又推出了"奔利"、"天使"和"佳普"号 。"佳普"型摩托车十分畅销 。
藤泽一方面扩大国内销售,一方面打开出口渠道 。
到1952年止,本田宗一郎共获得150多项专利 。日本政府为了表彰他在技术研究上的重大贡献,授予他蓝绶褒章 。
宗一郎听说后,笑着说:"政府里也有办事草率的人,竟把我也给选上了 。"宫内厅通知说,天皇陛下要接见褒章获得者,必须穿礼服 。这可急坏了宗一郎,他连一套像样的西装都没有,哪来的礼服呀!
于是,宗一郎与通产省官员硬磨:"对我们来说,工作服就是最好的礼服 。如果非穿礼服不可,我就不要褒章了 。"最后,不知藤泽从哪儿弄来了一套礼服,宗一郎总算穿上它出席授章仪式,不过显然极不自在 。
仪式结束后,高松亲王在光轮阁举行晚宴,招待蓝绶褒章获得者 。他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46岁的宗一郎算是最年轻的了 。高松亲王向本田宗一郎表示祝贺,问:"本田,发明创造相当辛苦吧?"宗一郎回答说:"对我来说,那是喜欢干的,一点也不辛苦,反而觉得很快乐 。"
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不断扩大,到1953年,公司职工人数已超过2000人,拥有两座大工厂,但是,困难也接着来了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必须有更多的资金投入 。还有,"佳普"是在自行车后轮上装一个发动机的机动自行车,发动机性能越好,车子的耐用性就越差,不少人前来索赔 。这事还波及到"理想" 。"理想"发动机马力加大后,运转性能经常失常 。
顾客还提出了"奔利"的种种缺陷 。新产品小型摩托车"奔利"的销路也不稳定 。
真是四面楚歌,公司每天都有倒闭的危险 。
最急的当然要数宗一郎了 。何况问题就出在技术方面 。他日夜地思考如何改进发动机性能,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高功率发动机的汽化器 。
宗一郎后来说:"人没有刺激就不会进步 。经受的痛苦和获得的荣誉往往成正比,因为痛苦的经历可成为一股动力,成为人生飞跃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