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表示,另一种情况,就是依靠设计师的灵感,比如平常看时装展,预测流行趋势,判断风向,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比较雷同的风格,比如目前市场上名画、名雕塑的风格很受欢迎,不仅盲盒有名画系列,积木熊也有梵高自画像的版本 。
“我们设计师天天就是做这个,分析每个IP受众群体的不同,能踩准节奏就是大热,非常看设计师的敏锐度”,闪闪表示 。
闪闪注意到,消费群体对精神和艺术的追求近几年也表现明显 。
“从盲盒开发的角度来说,现阶段,产品如果能和艺术品、大师沾上边,都卖得比较好”,闪闪向采访人员表示,在她看来,名画、名雕塑的衍生品,其实也算是一种门槛较低的艺术类产品,满足了消费群体对艺术的渴望心理,“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产品很好卖” 。

文章插图
潮玩灰色玩法:
清库存、恶意炒高价
“现在很多厂商陷入一种误区,觉得只要贴上‘潮玩’的标签,就能往年轻市场上靠 。”4月中旬,在广东经营着一家玩具厂的张克(化名)告诉采访人员,“几乎到了‘万物皆可潮玩’的阶段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潮玩是由香港设计师 Michael Lau于1999年所开创,其将艺术、设计、潮流、绘画、雕塑等多元素理念融入玩具载体当中,进而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商品 。
“2007年特别迷恋陈冠希、李灿森等潮人,关注到他们平时喜欢收集一些潮玩,觉得挺有个性的,就也跟风买了几个 。”喜欢收集潮玩的林华(化名)说,“当时潮玩在国内很小众,品类也没这么多 。”
林华印象深刻,彼时的潮玩更倾向于个性手办、雕塑类商品,而且国内销售店铺寥寥无几 。但让他感到不解的是,近些年来国内“潮玩”似乎泛滥开来,很多商品都和“潮玩”挂上了钩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全球潮流玩具的零售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87亿美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9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 。而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的增长更为快速,由2015年的人民币6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
年轻人对潮玩的盲目追捧,使得越来越多商家开始有意在商品销售时大打“潮玩”噱头,以此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
张克同样印象深刻,此前工厂的玩具在市场迟迟得不到反响,而在2019年“潮玩”和“盲盒”逐渐出圈后,他仿佛找到了最合适的销售路径 。很快,公司对产品重新冠上“潮玩”旗号,将产品外壳套上不透明的塑料纸,以盲盒的形态进行销售 。
“特意将几个市场热度相对较高的款式包装成‘隐藏款’,其实就是利用了年轻消费者爱收藏、易冲动消费、赌博和炫耀的心态 。”张克告诉采访人员,“现在潮玩盲盒当道,甚至在网购平台上看到连莆田销售仿鞋的店铺也打起了盲盒噱头 。”
4月14日,采访人员在不少网购平台发现,有发货地址为福建莆田的店铺确实打着“盲盒”的旗号在兜售商品 。其中价格更是按照球鞋数量从198元到954元不等 。
“这纯粹就是鞋商在清库存 。”一位球鞋玩家告诉采访人员,“店家肯定清楚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款式的球鞋,其中肯定大多都是库存货 。”
“潮玩的爆发吸引年轻市场,进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本是好事 。但当下潮玩市场正逐渐变味,黄牛党利用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态将其变为‘收割利器’,而年轻人在盲目追捧时更需要考虑自身经济条件,以免最终损失惨重 。”林华说 。
(文章来源:新京报)
【万物皆可“炒”:一只积木熊炒到15万 背后谁在割韭菜?】
- 复盘A股四年“控制权变更”大戏:每三天就有一家企业“易主” 国资成接盘主力军
- 空气污染严重 宝宝出门应如何“自保”?
- 挑战“不可能”的目标
- 不要挑破新生宝宝的“马牙”
- 警惕新生宝宝太“乖”
- 健康产妇也要做产前筛查
- 宝宝“垂涎三尺” 妈妈应该怎么样才好呢?
- 立夏吃什么 教你如何在立夏“尝三鲜”
- STO是什么意思,与IPO、ICO有何不同?
- “米其林”宝宝不可爱!肥胖止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