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路口

用什么来形容我们目前的关系呢?恐怕只有用“三岔路口”这个词才可以 。我往前,你往左,他往右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开始“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原地徘徊,左右为难 。
一年前,班上转来了一名新同学X,刚和他接触时,我们就志趣相投,做了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D大大咧咧地说,“很高兴我们能成为好朋友,X 。来,握个手吧 。”从此,我们变成了“铁三角” 。
恰巧,我们三个人放学后都走同一条路,而且只有先后顺序,没有岔路口 。往往是谈笑间D先告别我们去托管班,因为D的家离学校比较远,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之后我就到了家;最后X自己继续向前走 。
我们“友情的小船”是从什么时候说翻就翻了呢?大概是从我们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有了一家烤冷面的小店开始的吧 。
我们三个都喜欢吃烤冷面 。我只有在有钱的时候才去尝个鲜,而我经常忘了带钱;D呢,是有钱却舍不得花 。
【三岔路口】一开始,D请X,X请D 。但后来,从出了校门口开始,他俩就一路吵吵着今天该谁请客了 。D总是有钱却说没带钱,最后被X用各种理由、手段拆穿后请客做东 。再后来,D开始有钱也不花,总要X请客 。X出于无奈,总是被迫用钱来修补这条开始漏水的“友情的小船” 。但小船的缺口越来越大,无法用钱修补时,他们一言不合就开始谈钱,说D欠X多少,X欠D多少 。
争论无果时,便开始拉我做证人,我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做个和事佬 。但这终究是一个缓兵之计,D和X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我们这条“友情的小船”最终也翻了 。
D开始不再去托管班了,而是直接坐车回家 。X也开始刻意躲开D了,没有办法时,便让我当信鸽 。
我们三个终究是散了,在面对三岔路口时,D往右走,X往左走,而我只能向前走 。就这样,我们越走越远,我们友情的线越拉越紧、越拉越细,最终承受不住,彻底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