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IPO主动撤单超百家 发行节奏保持常态化

_原题为:今年来IPO主动撤单超百家 发行节奏保持常态化
【今年来IPO主动撤单超百家 发行节奏保持常态化】摘要【今年来IPO主动撤单超百家 发行节奏保持常态化】进入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IPO)撤单数量居高不下,IPO发行节奏仍然保持常态化 。一位保荐代表人表示,监管层对企业质量要求提升,保荐机构、发行人的责任也进一步压实,一个开放、透明、有效的资本市场约束机制正在形成 。(证券时报)
进入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IPO)撤单数量居高不下,IPO发行节奏仍然保持常态化 。
5月17日,又有两家IPO企业申请撤单,截至目前,5月IPO排队撤单企业已达到10家 。今年以来,主动撤单的IPO企业已达102家,而去年全年合计仅有70多家企业撤回IPO申请 。
一位保荐代表人表示,监管层对企业质量要求提升,保荐机构、发行人的责任也进一步压实,一个开放、透明、有效的资本市场约束机制正在形成 。
主动撤单企业数
持续攀升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变化,IPO的排队进程出现了变化 。进入5月份,已有10家企业主动撤回材料,把时间拉长到今年前5月,主动撤回材料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2家,其中,创业板59家,科创板32家,主板11家 。
这远远高于去年全年70多家的主动撤材料企业数 。截至2021年5月13日,各板块合计待审核企业数量不足500家,申报企业减少叠加撤回企业数量激增,IPO排队企业数量不断下降 。
从受理层面来看,截至5月17日,5月份IPO共受理企业12家 。4月份,科创板、创业板共13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同比大幅减少82%,环比降幅也达38% 。3月份,两个板块受理数量是19家 。若将今年的数据与去年四季度对比,受理数量的下滑趋势显而易见,2020年10月、11月,两个板块合计受理数量分别有40家、45家,12月份为137家 。
自1月29日证监会公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来,不少在排队通道的IPO企业撤回材料 。证监会多次表示,后续将抓好落实,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发行人信息披露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严格对保荐机构的评价标准,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 。证监会还表示,将常态化开展问题导向及随机抽取的现场检查 。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申报速度放缓,但IPO发行节奏仍然保持常态化,每周都有企业获得批文 。截至目前,今年科创板共有45家企业上会,其中41家过会,1家暂缓表决,3家被否,过会率91.11%;创业板共计77家公司上会,其中73家过会,4家被否,过会率为94.81%;主板共有31家企业上会,其中28家过会,1家暂缓表决,2家被否,过会率90.32% 。
企业质量过关
才是硬道理
目前尚不知企业主动撤回材料的原因有哪些,但从大部分企业此前接受交易所问询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盈利问题,经营状况异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二是报表项目异常变动,不能合理说明原因;三是诚信、诉讼等,包括虚调利润、诉讼缠身等问题;四是仓促申报,很多尽调工作做的不够充分,一旦被现场检查,很容易被监管发现问题而导致处罚;五是财务状况、会计核算规范性存疑;六是合规性问题未解决,影响发行条件;七是会计政策调整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成长性是否充足也是问询关注的重点所在;八是是否符合板块定位 。
以4月底撤回材料的永泰运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永泰运是一家主营跨境化工物流供应链服务的现代服务企业,此前曾遭深交所4轮问询 。据公司申报材料显示,2017年发行人存在通过关联方青岛艾力代收客户款项以及代付供应商款项情形,其中代付供应商款项683.38万元,代收客户款项561.32万元 。为此深交所在第一轮问询函中要求其说明青岛艾力的基本情况,通过其代收款项的必要性,是否存在代发行人承担成本费用等利益输送情形 。